不過這股份屬於巴克利銀行名下,按比率分潤到各個股東手裡的話,斯特利銀行能掌握的不到6。
但在操作的過程中,斯特利本身也購買了5,也就是說,至少掌握了11,擁有一定的話語權。
而後面的銀行就是如此,透過一家掌握一家,交叉持股,最後把這幾家銀行連成了一線,形成了小圈子。
在這五家銀行當中,有一家穩穩佔據英國四大銀行之一,另外三家都屬於中小銀行,而斯特利最小,起始資本不超過150萬英鎊,偏偏它是此次事件的源頭,掌握的股份或大或小,都具有話語權。
而這不過是短短三個月內發生的事,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不過也由此讓人看到了斯特利銀行的價值。
其真正的核心不在於擁有其他銀行的股份,也不在於行長小弗蘭克先生的種種手段,而是其幕後龐大的大學生團體。
這些人在此次事件中,狠狠賺了一筆,少則幾百英鎊,多則上萬。
也因此養成了他們對於斯特利銀行的巨大好感,好到什麼程度?
那些賺到的錢大部分都沒有被取出去,而是繼續存著,哪怕後續沒有那麼高的利潤了,也不願意轉投其他銀行。
因為他們認為,斯特利銀行的行長有能力,值得信賴,而且從目前看,他一畢業就搞出大動作,攪得整個金融業水深火熱,之後肯定也不會多安分。
全英國剩下還有二十八家銀行,小弗蘭克先生會輕輕放過?
別開玩笑了,這不過是中場休息,接下來肯定會有大動作。
他們的錢放在斯特利銀行,肯定會錢生錢,帶來更大的利益。
學生群體看到了,那些精明的商人又怎麼會意識不到,他們比學生更快意識到這一點,奈何之前和小弗蘭克先生不熟悉,且他們的動作眼花繚亂,讓人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現在局面暫穩,他們就想趁機入場分一杯羹。
有的人支援那些銀行,積極佈局應對接下來的動蕩,甚至想借此吞併其他銀行。
而有的人則認為跟著勝利者,才能更好的賺錢,於是紛紛找到小弗蘭克先生,想要進行投資。
小弗蘭克當然不會拒絕,當即表示,會拋售9的股份,拆分成五份,價高者得。
而這9,有5是屬於蘇葉的。
她投了40萬進去,藉助布魯斯的關系,獲得了45的股份。
現在拋售出去5,換來了43萬英鎊,將近11倍的利潤!
這還不算,隨著後續計劃,斯特利銀行的股份會持續走高,直至一個驚人的數字。
光是這5賣出去,她就已經回本了。
賣出股份的錢,蘇葉拿出了10萬,剩下的順勢投入斯特利銀行,作為下次計劃的啟動資金。
而這十萬,自然是為了贖回愛德華酒店準備的。
在金融市場風起雲湧的情況下,上流社會依舊風平浪靜,大家該參加舞會參加舞會,該玩樂玩樂,好似這麼大的事和他們無關。
頂多在交流的時候調侃討論幾句。
“我早就說過,銀行怎麼可能出事,我不僅沒取出存款,還多存了一點進去。”
“還是你有眼光,我家那位非要鬧著把錢取出來,哎,損失了2萬英鎊。”
“這對你來說只是小錢,對了,斯特利銀行的股票,你打算購買嗎?”
“當然,這是我最看好的股票,最近漲得太快了。”
“……”
而身為女士,圍繞在蘇葉身邊的,卻永遠是八卦的話題。
在把茉莉小姐送走後,斯坦科無事一身輕,幾乎天天黏在蘇葉身邊。
蘇葉不出門,他就來謝菲爾德府邸拜訪,蘇葉出門,他就充當護花使者,跟進跟出。
這幅做派,比卡爾·霍克利對露絲·布克特還殷勤,緋聞是藏不住的。
這不,所有人都知道斯坦科先生在追求謝菲爾德小姐的事,而謝菲爾德伯爵夫婦不僅不阻止,反而樂見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