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中,只有到了關鍵時刻,要麼需要救命,要麼需要八賢王說服官家和太後,才會請他出場。
這是一個有地位的富貴閑人,最重要的是,他不招任何門生,兩個兒子也都不出仕,每天遊手好閑,可以預見,等八賢王去世,他的長子繼承王爵,會淪落為普通的宗室。
這是八賢王的自保之法,也是劉太後和官家信任他的原因,是真的沒野心。
有野心的都被打發去封地了。
除了八賢王外,京城沒人是劉太後的對手,所以官家不能出事,尤其不能讓人知道已經出事。
而把人劫走,讓他暫時消失,讓所有人為了找官家忙得團團轉,一時間不會去考慮皇位繼承人的事,就是最好的選擇。
會這麼做的,除了想謀反之人,還能有誰?
而有謀反心思的,又在附近有據點和勢力的,蘇葉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襄陽王。
雖然明面上現在襄陽王還在封地,是不可能出現在開封的,可誰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在封地?
或許,他已經改頭換面,來了汴梁,又正好在清風樓,恰好看到了單獨出行的官家,起了歹念。
把四個大活人運出汴梁,期間可能遇到許多意外,危險系數比較高。再加上展昭和白玉堂反應迅速,很快把水路的船隻都檢查了一遍,沒有絲毫蹤跡。
而陸路就更是沒有線索,所以蘇葉有理由懷疑,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這些人很可能並沒有出城,而是把人綁了之後,就近安置了。
而離他們最近的,又有地方關押四個人,清風樓是個很好的選擇。
其一,這酒樓非常大,肯定有後門側門之類的,再加上他們是為打探訊息而設,或許連密道都有。
這就解釋了他們為什麼能悄無聲息的出現,殺死了十六個護衛,除了武功高強之外,也有猝不及防之下,護衛們沒來得及反抗。
而屍體的傷痕也證明瞭這點,好幾人幾乎是一刀斃命,剩下的也死的很快,都傷在關鍵部位。
另外他們消失的快速又毫無蹤跡,包括蘇葉在內,都沒有發現任何痕跡,這明顯很不尋常。
可如果有密道,就解釋的通了,從密道悄悄出來,暗殺了護衛,然後在密道附近誘捕了四人,再從密道迅速撤離,順便掃尾。
第二,清風樓除了大,還有地窖,甚至不止一個,放菜的,放酒的,甚至是放冰的,都會挖得很深,把人關在裡面,外面想聽聲音都聽不到。
最後,如果襄陽王真的在這裡,看到趙禎後而臨時起意,而不是預謀綁人,就有可能直接把人帶回來。
畢竟沒有完善的計劃,當然步驟越簡單越安全。
出於這些考慮,蘇葉把懷疑的目標放在了清風樓裡。
這些蘇葉都沒有解釋,而是讓衙役們繼續裝模作樣搜尋,她帶著展昭和白玉堂回了蘇宅,給他們化了妝,打扮成閑漢。
這種人在酒樓是相當普遍的,又不是酒樓裡的夥計,一般不會惹人注意。
閑漢能提供很多服務,選包廂,點酒菜,點外賣,甚至是點歌姬,他們面面俱到,服務的非常好。
只要你稍微付一點服務費,就一點心就不用操,等著吃喝玩樂就行,比後世的導遊可敬業多了。
而閑漢能提高酒樓的服務質量,還不用酒樓出工錢,因此他們一般不會驅趕閑漢。
而為了服務好客人,閑漢在酒樓裡跑上跑下,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展昭在開封太出名了,別說清風樓搞情報産業的,就是普通酒樓夥計,那也一認一個準。
而蘇葉和白玉堂也一樣,但凡出現在清風樓,肯定會被人看死。
因此,她為三人做了易容,且每個人的角色不一樣。
她自己是出手大方的公子哥,白玉堂和展昭一個負責當閑漢,展覽客人,蘇葉就是他招攬服務的物件,而另一個可作為送餐小哥。
宋朝的外賣也非常發達,送餐服務很普遍,這樣的小哥就格外多。
到時候拿著一張條子,直接交給清風樓的管事,然後自己就可以出去隨意溜達,等餐期間非常自由,只要你不打擾酒樓的客人,人管事也不會管你在幹什麼。
這三個身份,既能互相照應,又可以獨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