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根據這名太監的交代,事情是這樣的。
他和董淑妃都是北海郡王安排在宮中的,但董淑妃並不知道他的存在。
他的目的就是幫助董淑妃上位,讓她從一個小小的美人,爬到後宮高位,進而影響到官家。
另外,他還要防止董淑妃背叛,要是真的發生了,就得在她透露出北海郡王之前解決她!
除此之外,他幾乎處於隱藏狀態,看起來就是禦花園一個普通的灑掃太監。
數月前,北海郡王似乎給董淑妃下了一道命令,讓她配合文德殿茶水房太監範福生,做一件什麼事,具體是什麼他並不知道。
只知道這件事進行得還算順利,直到昨天,他突然發現範福生死了,而且死得無知無覺,當即意識到了不對,董淑妃那個蠢女人,竟然用了紫水仙的毒害人。
這很容易暴露紫水仙的作用,他決不能讓事情暴露,謀害皇家子嗣,是要誅九族的,於是當機立斷,趁著還沒有人發現,在範福生的嘴角塗抹毒藥,並把油紙放在旁邊。
然而他實在太小瞧包大人等人了,這點小小的障眼法,一下子就被揭穿。
或許就連他也沒想到,範福生的死這麼快就被交到包大人手上了,按照流程,死了一個小小的太監,即便是文德殿太監,依然是大內總管去查。
這些人不管是水平不好,還是想盡快把事情了結,避免影響到自己,都會把他定性為自殺,然後找出一個看得過去的理由,回報給官家。
至於毒藥怎麼來的,當然是範福生見過家人後帶進來的,收買了檢查的侍衛,這樣推出來幾個人背鍋就是。
而官家也不會因為一個太監死了,而過度關注,查到原因就行。
因此這個太監不覺得有問題,事情偏偏這麼湊巧,範福生成了另外一個大案的關鍵人物,這邊剛查到他身上,人就死了,那肯定要追查到底的。
當然了,這也說不上巧,是因果聯系。範福生的死是因為他參與了科舉舞弊,被人滅口,而滅口的節點是他的姐姐暴露被抓。
這邊審問清楚了,接下來就看包大人那邊,抓到了董淑妃多少把柄?
兩人把這太監交給趙伴當派來的人看管,然後去乾元殿找包大人和公孫先生。
兩人已經找出了這些年妃嬪出事,生病,去世的資料。
董淑妃是七年前入宮的,從一個小小的美人做起,她的家世地位,只是普通的七品縣令之女,因為生得美貌,加上富有才名,被舉薦入宮。
和她同一年入宮的還有楊美人,據宮中老人回憶,楊美人個性比較活潑,愛笑愛鬧,當時頗受官家喜愛,還曾懷過一次孕。
因為這個緣故,她被晉升為才人,可懷孕後的楊才人變得脾氣暴躁,動不動就欺負董美人,有一次煽董美人耳光被官家看見。
官家一生氣,就把她重新降為美人,楊美人悔恨痛哭,也沒有挽回官家的心。
半月後,她因為哭得過於激動,導致流産,血流不止,最終香消玉殞。
官家為此還有點後悔,下令封為婕妤,好生安葬。
從太醫院找出的脈案顯示,楊婕妤死前,心脈波動異常,太醫把脈的結果顯示,是過於激烈痛哭導致的,還特別囑咐不要過於傷心難過,以至於傷肺傷肝。
但楊婕妤似乎完全沒聽進去,時常痛哭,以至於咳嗽不止,幾乎要把肺咳出來,喝藥也止不住。
除此之外,倒沒有明顯的其他問題。
可這就是最大的問題,誰會連續半月一直哭,即便再傷心再難過,在有依仗的情況下,哭一場狠狠發洩一下,人也能緩過來。
更何況楊婕妤的性格是那種開朗熱情的,這種人樂觀,很多時候還有點沒心沒肺,所以驟然的傷心過度可能會有,但不會一直如此。
除非是身體影響了心情,過於傷心會影響肺部健康,反過來說也成立,那就是肺部的劇烈不舒服,也會讓人情不自禁地憂慮,悲傷,不可抑止。
楊婕妤這麼短時間的強烈悲傷,很明顯是藥物導致的。
而紫水仙和葡萄一起吃,就有這種效果,極度傷肺。
有了結論之後,再去查內侍省的記錄,按照美人的品級,楊婕妤當時並沒有葡萄的供應,但因為她懷孕了,而葡萄對胎兒孕早期好,因此皇後特許內侍省為楊美人提供葡萄。
楊美人吃了不少,幾乎每天都能吃下半斤到一斤的葡萄。
這幾乎可以斷定,楊婕妤的死就是紫水仙害的,因為兩相結合傷肺,肺部受損導致劇烈的悲傷痛哭,引發了嚴重咳疾,身體承受不住,流産加血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