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天才都傲氣,見到自己從未接觸過的知識,能忍的住不去研究?
而只要他們研究了,能忍住不去炫耀?
別傻了,在夏洛克身上,蘇葉充分見識了什麼叫做天才的炫耀之心,那是一刻也等不得。
就像夏洛克,一旦想通了案件的關鍵,就一定要和蘇葉或者華生分享,即便是半夜,也要把他們叫起來聽他講,簡直任性到了極點。
可不讓他這興奮勁過去,他就會一直喋喋不休。
所以蘇葉不相信有哪個天才還保持謙遜低調,又不是華國那些被教導中庸之道長大的天才們。
只要他們炫耀了,願意分享了,就是一種傳播知識的方式。
蘇葉從不吝嗇把這些資料給人看,那些挑戰的題目也不過是在挑起他們的勝負欲而已。
另外這些資料相比於目前的科學水平,也確實是先進了不少,如果不是認認真真學過,還真看不懂。
那麼他們看到了也沒有意義,所以才有了這麼一個關卡。
而這也給俱樂部與蘇葉自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給她塑造出更加高深莫測的形象,讓俱樂部成員對她更加敬服。
研究報告俱樂部保留了兩份,一份公佈出去,一份提交給政府,想要引起他們的重視,進而規範證券交易市場。
如果是以往,她的報告不會得到任何人重視,但現在不一樣,她身為《大英外交報》的主筆人,已經是公認的天才,對政治有深刻的剖析。
再加上報紙上已經提前預熱了,就連普通民眾都知道正規化證券交易的重要性了,由不得他們不重視。
於是這份報告層層遞交,最後到了國王陛下手裡。
國王是個博學多才的人,但對於經濟,也只瞭解一個粗淺的概念,這一千多頁的報告,他80都看不懂,但結論可以看懂。
蘇葉寫報告從來不追求深奧,力求讓所有懂行的或不懂行的人都看懂,只不過研究為求準確,那些深奧的經濟學理論也不能不寫,資料表格也必須得有,不然怎麼服眾?
但結論她力求以最簡明扼要的語言來闡述,但凡認字的人,都可以看懂講的是什麼,並理解其含義。
國王陛下看懂了,然後陷入了長久的思考。
之後他找了許多人來問詢,財務大臣,經濟學家,數學家,無一例外,他們在報告裡找不到任何錯處,無論是論據還是論點,全都是正確嚴謹。
而且看完之後,他們也認為規範證券交易是有必要的,不然會引起整個大英帝國的動蕩,讓可疑分子有機可乘。
在得出這個結論後,國王就下令,讓人討論報告裡給出方案的可行性,甚至還為此召開了好幾次大大小小的會議。
蘇葉知道自己的報告在上層引起了多大的轟動,但她也只關注了一二,知道有這麼回事就行了。
她把自己定位於一個科研人員,而不是政客,報告交上去了,接下來的事都與她無關,頂多提供一下技術支援,如果有人來向她請教的話。
另外,她那本書也在李斯特先生的幫助下加緊出版了。
這次換了一個筆名,畢竟經濟學和《奇遇記》一看就不是一個風格的。
一個老辣且處處透著深不可測,一個充滿童真且奇思妙想,如果不是知道內情的人,無論如何都不能把這兩者混為一談。
而蘇葉也不需要用《奇遇記》來為《天堂和地獄相鄰》打響名聲。
畢竟現在整個白廳都在關注這件事,蘇葉的書一上市,立刻被訂走了一萬多本,這些都是政客或者知道訊息的商人。
然後看完書的人,目瞪口呆的同時,都開始對其他人吹噓,畢竟這裡面的案例太精彩了,簡直突破人的思維侷限。
難以想象,在證券交易市場,還有著種種手段,實在聞所未聞,聳人聽聞。
他們的興趣高漲,恨不得討論了百八十遍。
正好又是倫敦的社交季,所有人聚在一起,談論政治,商業,甚至國外的事,都繞不開最近發生的德國甜菜股票,以及緊隨而來的證券交易改革。
他們都願意發表高論,而這些言論和觀點,無一例外都出自那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