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哪裡知道達西家玩具工廠的事,就詢問他們是否需要小姑娘發卡的設計圖。
她說自己和妹妹從小就喜歡這些,只不過以前都是畫著玩的。
之前有一次,她們去倫敦,在玩具店看到居然還有這麼多各種款式,各種造型的有趣發夾,靈感爆發,就回家偷偷花了不少。
當時她們只是玩樂,父親去世之後,生活變得拮據,母親自怨自艾,認為是自己沒生出兒子,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
但她身為長女,卻不能也沉浸在悲痛中,總要想辦法賺錢養家的。
沒錯,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還是在鄉下長大的鄉紳之女,所受的教育,所處的環境都在告訴她,你什麼都不用操心,長大後把自己嫁出去就行,從來沒有賺錢的概念。
可偏偏這位格林小姐不僅想到了,還是在父親死亡的巨大悲痛中,可見內心的堅強和理智。
但同時也就意味著,她並不信任自己的叔叔,天然的不安感推動著她不得不堅強的站起來,為自己尋找一條出路。
蘇葉看過那些設計稿,非常欣賞,雖然還有侷限性,卻也透著靈氣。
和達西先生商量後,他們就偷偷進行著交易。
格林家兩位姑娘每個月為他們提供設計稿,達西家按照2到5英鎊不等的價格,收購這些設計。
同時蘇葉還提供了好些設計的書和資料給她們,讓姐妹倆認真學習。
她們也沒有辜負這份好意,設計的作品越來越好,設計圖的價格越來越來越高,有的甚至已經提高到10個英鎊。
蘇葉算了算,這兩年,她們姐妹倆差不多賺了有一千多英鎊。
而格林小姐是個聰明人,把這件事瞞的死死的,日常生活只花銷叔叔給的100英鎊和母親嫁妝年金的200英鎊。
另外,她也在努力省錢,雖然過程痛苦點,但每年也能節省50英鎊。
蘇葉知道,格林小姐的內心是不安的,而這不安的來源,就是大家眼裡大方的格林先生。
格林小姐不確定她們還能在家裡住多久,只能拼命攢錢,以後有個萬一,能給母女三人買一棟可容身的房子。
之前的三年,這位格林先生從來沒出現在德比郡,不知道這次過來的目的是什麼?
蘇葉突然有了某種預感,格林小姐的預感或許要成真了,大機率會失去現在的住所。
另外一位裡特爾先生,是一位德國人,據說是格林先生的老朋友,跟著他來德比郡鄉下度假,而他們都住在格林莊園。
這很不合適,莊園住著格林母女三人,格林先生的妻子並沒有來,兩位男士入住三個女人的家,非常的不得體。
偏偏格林先生就這麼做了,而且在達西先生發出請帖的時候,並沒有帶格林母女三人過來,這就很奇怪了。
要知道達西夫人是特意給格林夫人發了請帖的,可格林先生卻藉口嫂子身體不舒服,沒有讓人前來。
大家互相寒暄過後,女士們就跟著達西夫人去了另外的客廳,那裡朝向後面的花園,能看到夏日盛放的鮮花,美不勝收。
至於這裡的起居室,就留給先生們。
蘇葉和菲茨威廉聽著他們交談,話題和倫敦的差不多,也都是關於最近證券交易改革的事。
他們就屬於不知情的人,不知道始作俑者就坐在他們身邊,一個個大放厥詞,評頭論足。
即便他們用詞文雅,說話動聽,而且是誇贊之語,但聽在蘇葉耳朵裡,就是假大空的話了。
他們聊的內容也是《天堂和地獄相鄰》輸出的觀點,這原本沒什麼,偏偏要加上自己的理解,可這份理解不能說完全錯誤,卻也沒什麼內涵。
就好像一個小學生看了一篇有趣的文章,他們激動萬分,可複述出來卻是幹巴巴的流水賬,把精華全都去掉了。
蘇葉坐在寬大的窗戶下,任由陽光透過彩色玻璃,照射在她身上。
這種石頭老建築,牆體非常厚實,冬暖夏涼,再加上今年夏天似乎並不很熱,坐在屋內一點也不會覺得熱。
陽光灑下來,反而讓她彷彿沐浴在溫泉裡,而錯落斑駁的彩色玻璃,正好掩藏了她臉上的不以為意,讓她連遮掩都不用。
菲茨威廉悄悄看了她一眼,把茶杯推了推,示意她喝一口提提神。
蘇葉笑笑,往裡面加了奶和糖,慢慢調勻,然後一點一點喝下去。
等到一杯茶下肚,那些東拉西扯的人,終於說完了閑話,開始說到正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