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先生高聲答應,“感謝達西先生,您是如此的仁慈慷慨,願上帝保佑您。”
達西先生搖搖頭,說起別的事,“最近要加強巡查,尤其是治安方面,不要讓人去騷擾城鎮的烘琣店和磨坊,當然也要防止他們動手腳。”
史密斯先生點點頭,“已經安排好了人,除此之外,他們也會抓捕偷盜等犯罪行為。”
這一點他已經駕輕就熟,安排的井井有條。
達西先生見事情談完,他們還沒有告辭的意思,當即明白,“是否還有其他事?”
史密斯先生遲疑了一下,開口道,“是一則宮廷中流傳出來的訊息,我並不知道真假,或許對您是有用的。”
達西先生知道,史密斯有一位大學好友,在宮廷任職,算是國王陛下身邊比較親近的人了。
他說的小道訊息,或許就是國王的想法,但還沒有下達白廳。
那麼聽聽也無妨,“請說。”
“陛下有意讓各郡長官收集糧食,似乎要對北美開戰了。”史密斯低聲道。
“這個時候?”達西先生皺起眉頭,其他紳士們也不解。
明明今年風平浪靜,並沒有傳出開戰的訊息,偏偏在全國面臨寒流,大面積減産的情況下,居然要開戰了。
糧食本來就不夠吃,哪裡去收集軍糧?
再加上開戰的話,他們又會少了一部分糧食進口,因為北美也是他們進口糧食的主要國家之一。
一旦開戰,北美那邊肯定封鎖海外貿易,絕對不允許糧食被賣到英國,這會進一步加劇糧食危機的。
他們的喬治國王陛下從來不是如此失智的人,為何會在此事上做出如此不恰當的決定?
“說是因為北美那邊主動挑釁,切斷了砂糖,棉花和煙草的運輸線,您是知道的,那些砂糖商人多麼的有錢,簡直到了為所欲為的程度。他們的商品運不過來,甚至還被搶劫,一個個氣急敗壞,直接找到國王陛下,願意出資,讓軍隊給他們一個教訓。”史密斯先生道。
說到這個,另外一位先生也發言了,“我有一位友人也是做砂糖生意的,據他說,今年從北美運來的甘蔗,至少少了一半,之所以現在價格還沒有上漲,是那些商人們打算,先消耗一波,然後到了聖誕節統一抬高價格。”
達西先生陷入了沉思,在場的先生們有的也在思考,有的漠不關心,百無聊賴坐著,或者左右看看打發時間。
蘇葉和菲茨威廉坐在角落,期間一句話都沒有說,但他們也在考慮這件事的利弊。
有時候災難從來不是一件件來,而是一件疊加一件,甚至互相影響,以至於形成惡性迴圈。
而這次顯然也是,看來這次的仗,是不得不打了。
北美那邊已經率先出招,切斷了砂糖的貿易,這會徹底惹怒整個英國。
砂糖對於英國有多重要呢?
用一個簡單的描述,後世有人說過,圍繞砂糖的三角貿易,就是英國崛起的資本,是砂糖貿易帶來的巨額財富,促進了英國的工業革命,可見砂糖的重要性。
他們用槍支開啟非洲市場,傾銷棉布和珠寶,再從非洲販賣奴隸到北美,在那裡建立廣泛的種植園,裡面種植生産甘蔗,再把砂糖,棉花和煙草運到英國乃至全歐洲。
這個時代的砂糖商人有錢到喬治國王就驚訝的程度,論生活奢侈,王室那一家子遠遠比不上這群人。
而他們如此非人道的行為卻沒有引來非議,是因為他們有錢到在政界擁有了話語權,今年國會議員們,就有32位是砂糖商人。
所以他們的要求,就連國王陛下也不得不考慮。
而英國民眾對砂糖的依賴,到了和糧食差不多的程度,或者說,砂糖就是他們的主要糧食之一。
甚至很多人表示,如果沒有糖,他們的生活就失去了樂趣,寧願死也不要過這種沒有砂糖的生活。
如果天堂沒有砂糖,他們寧願下地獄。
因此一旦砂糖運不回英國的訊息傳出去,比糧食危機還要引起公憤。
有時候解決內部矛盾的方式,就是把矛盾轉移出去,用更大的矛盾掩蓋內部矛盾。
因此這場仗,不打也得打!
而國王陛下本人,應該也是願意打的,畢竟宮廷內能傳出那樣的流言,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國王的默許。
他在以這種方式試探貴族和眾多鄉紳們的態度。
蘇葉絕不相信,這個訊息只有史密斯先生得到了,估計這會兒整個英國的上層階級或多或少都知道了,隱瞞的只有少數接觸不到中心圈子的人,或者商人。
當然,這件事大家心照不宣的隱瞞著商人,尤其是糧商,防止他們囤積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