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悠閑的莊園主生活20
蘇葉自己身上的錢不夠,完全不具備搞事的條件,但她也不是什麼辦法都沒有。
第二天她喬裝打扮,出現在倫敦證券交易所門口,這家成立不過二十幾年的交易中心,已經發展出一定規模。
能購買到的股票和債券不止有英國的,還有歐洲以及世界各地的。
就比如在這裡可以購買紐西蘭公債,北美棉花債券等等。
蘇葉就彷彿一個新手一般,好奇的晃到這裡,時而左右張望,時而駐足聽大家的交談,半懂半不懂的樣子,就好像一個富裕人家出來的鐵憨憨。
出現在這條街上的,或多或少都對購買股票和債券感興趣,但真正的大佬肯定都進去了,不會在門口瞎晃悠。
金姆作為一個剛從大學畢業,想要從事證券工作的新手,很難挖掘信任他能力的客戶,只能一直守在附近的咖啡廳,點一杯最廉價的咖啡,然後坐在外面的座椅上,觀察來來往往的人,以期找到一個有錢又啥也不懂的大方客戶。
帶他進入這一行的學長告訴他,想要成為一個真正的代理人,握有無數資源,就要先找到一個願意信任你的客戶。
然後幫他賺到錢,自己抽取一筆不菲的傭金,再用這筆傭金打響自己的名聲,以忽悠更多的客戶。
這年頭懂得股票和債券的人實在是少數,不說那些貴族鄉紳們,就是常年經營商業,在別的領域賺的盤滿缽滿的商人,也未必懂這些玩意兒。
瞭解一點也沒關系,只要你把簡單的道理說得足夠複雜,足夠專業有水平,那麼那些人自然會認為,你才是專家,而他們都是門外漢。
到時候聽誰的,還不是一目瞭然?
為了做到這一點,金姆兢兢業業,把尚且不成熟的經濟學著作翻出來反複誦讀,直到能背誦的程度,並且還編了好幾套聽著高大上的話術,專業詞彙一大堆,讓自己顯得非常博學專業。
另外,學長還告訴他,他們是經過專業學習的,自然和交易所門口那些半吊子家夥不一樣,要顧及形象,維持一個精英人士的做派,這樣才能釣到大客戶。
金姆對於這位學長的話信若神明,畢竟學長是出了名的厲害,短短幾年就成了有名的代理人,深受有錢人的信賴。
因此畢業後,金姆就來到了這裡,並花掉了身上一半的資金,購買了現在這一身昂貴行頭。
看起來利落幹練的得體西服,專業人士一定會有的黑色公文包,以及一副金絲邊眼睛。
天,這是他偶然在街上瞥見有人這樣打扮,看著就很有精英範,像極了高階人士。
金姆並不知道那人是幹什麼的,但就這打扮,這氣質,任何人都不會懷疑他的專業水平。
因此在學長提到這一截的時候,他第一反應就是效仿那位先生。
然而遺憾的是,他的資金不足,完全做不到那位先生的低調奢華,氣質好像也差一點,畢竟那位先生一看就是永遠穩操勝券的精英,學長都比不上。
最後那位先生也長相極其俊美,眼睛被鏡片遮住了,但也能猜到,一定是非常銳利的。
金姆每天出門前,都要在鏡子裡觀察自己是否得體,表情是否到位,盡可能像那位先生貼近。
在他的想法裡,那位先生是不可能和交易所門口那群人擠在一起的,應該是獨立於人群之外,卻又會是眾人的焦點。
他還做不到這種程度,於是只好裝作每天在這裡喝咖啡,等著客戶自動送上門。
可是半年過去了,沒有一個客戶上前詢問他,這讓他有點沮喪,懷疑這個方法是不是錯了。
就在他心裡不住的懷疑,以及思考著是否要換一個方法時,理想的客戶終於出現了。
蘇葉在門口來來回回轉悠,好似什麼都感興趣,可最終的目的都是詢問這些專門做代理的,對德國甜菜製糖産業的看法。
這些人相比那些揮舞著鈔票買買買的投資人,才是真正懂行的,他們長年浸潤於此,多多少少都有點心得,而且各有各的手段和訊息。
德國發展甜菜製糖技術不是秘密,也不是一兩年的事了,早就掛了牌。
可惜的是,幾乎沒人看好這個産業,首先,誰都知道,甘蔗榨的砂糖才是最好的,而英國在海外有足夠多的種植園種植甘蔗,數量已經多到充分供應整個歐洲的地步。
加上種植園裡用的是黑人奴隸,成本本來就低,再加上榨糖技術的革新,成本一再下降。
甜菜榨糖能好過甘蔗?
不可能的!
德國的人工成本,技術進步,能比得上擁有大片殖民地的英國?
這也完全不可能!
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是在做無用功,他們都認為,德國很快就會放棄這個吃力不討好的産業了。
他們甚至還在暗暗嘲笑德國政府蠢,做出這種決定。
事實上,這些想法一點也沒錯,畢竟他們想不到,法蘭西那位拿破侖閣下,那麼能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