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太奇怪了。
難道人家沒看上她的稿件?可不應該啊,如果看不上,那對方的退稿信也該寄到了。
這個年代的人講究風度,即便嫌棄,也不會把別人的稿件隨手一扔,而是會原樣寄還,並附贈一些鼓勵的話,和改善的建議。
所以蘇葉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投稿一點結果都沒有。
她起身打算去一趟學校的圖書室,把最近幾期的《倫敦新報》拿出來研究看看,是哪裡出了問題。
可還不等他出房門,外面就傳來了敲門聲,是負責他們這棟宿舍的管理員老師。
蘇葉開啟門,看到老師手上一封厚厚的信,頓時明白了。
說曹操,曹操到,這不就來了嘛。
果然,管理員老師把信交給她,“這是一位先生親手送來的,他讓我給你帶一句話,希望在近幾日能和你有一次會面,他將會在韋布裡奇小鎮上的旅店等您。”
蘇葉點點頭,接過他手裡的信。
這是一封稿件錄取的通知書,上面用熱情洋溢的話語,稱贊了蘇葉的,並贊美了那些畫作的優秀。
信上還說,《安娜奇遇記》將會在下個月三號登載在報紙上,而負責她的編輯會親自來和她商討,有關出版和畫作售賣事宜。
這就是蘇葉投稿《倫敦新報》的原因之一了,他們不僅是一家報社,還是一家出版社,背後老闆還有畫廊等一些列文化藝術相關的投資。
只要他們願意採納蘇葉的宣傳方式,後續的事情就可以全包了。
蘇葉在投稿的時候,就透露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具體的操作過程沒有說,這要等他們簽訂合同後,她才會把計劃書拿出來。
不管是看在她和畫作的優秀上,還是這份完美的宣傳計劃上,《倫敦新報》幕後的老闆,無論如何都不應該放棄。
畢竟按照目前《倫敦新報》的排名,只能排到倫敦第三,全英第五。
而老闆顯然是個有野心的,不然也不會整合報社和出版社,以及其他文化産業。
基於這一點,蘇葉半透露了發展壯大報社的計劃,由不得老闆不動心。
然而讓她沒想到的是,報社反應居然這麼遲鈍,到現在才送來回信。
看完信上約定的時間和地址,蘇葉檢視了一下課表,決定下午就去會一會這位遲鈍的編輯,希望他是一個能做主的聰明人,而不是什麼決定都做不了,只是一個傳話筒的存在。
威思頓是寄宿式學校,入學後每月只能離開一次,期間不能外出。
但也不是不允許請假,只是需要一個合理的理由。
蘇葉拿出報社寄來的信,找到道爾先生請假。
道爾先生看完,笑眯眯道,“我一直知道維克漢姆先生很優秀,沒想到你遠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優秀。”
蘇葉挑眉,“您指的是什麼?如果是發表一篇文章的話,那這不值得稱贊,據我所知,學校很多學生都在報紙上發表過文章,並被採納登載。”
“是的,我們威思頓的學生都很優秀,但維克漢姆先生的優秀還是超出了大多數人。尤其是你創辦的拉普多研究俱樂部,這給威思頓公學注入新的活力,我希望這樣的社團多多存在,這會讓我們學校在眾多公學中,更具有競爭力。”道爾先生道。
“那就需要學校的引導和支援,”蘇葉也笑著道。
“哦?你指哪方面?”道爾先生感興趣道。
“首先,我們可以讓學生創立一些社團,比如騎馬,射箭,音樂,繪畫,在學習之餘,社團成員聚集到一起,可以互相交流比較。學校可以為社團提供場地和資金,讓他們發展壯大,甚至幫忙聯系其他學校,進行一系列的比賽。我覺得,各項比賽不應該侷限在本校內,大家加強瞭解和合作,有助於同學們相互競爭。”蘇葉笑眯眯,把以前聽說的大學社團概念講出來,並順勢提出聯校比拼。
這倒不是她自己想玩了,而是覺得少年們被關在一起久了,人都要傻了,每天淨想著拉攏排擠等有的沒的手段。
那不如正經比一比,比賽的內容不重要,形式也不重要,比賽的過程,和準備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這可以加強大家的瞭解,以及促進感情。
如果他們在公學裡能發展出更好的友誼,而不是純粹的互相利用關系,那麼在未來,關系一定更加緊密,合作也會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