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感慨道:“民心可用!內史府儘快制定章程,無事退朝。”
大王子府,大王子與神谷宗客卿程廣討論此事。
大王子說道:“我還沒整明白那返利之策,這地就賣完了!”
程廣神情嚴肅,說道:“此事我需向宗門彙報。”
大王子道:“那大司空又立一功,我等如何應對?”
程廣道:“還是靜觀其變。”
秋收,大都雖遭遇旱情,但有那筒車灌溉,良田收成反而比往年要高,其餘旱地絕收的也少。
這一年糧食減產的不多,再加上有不少流民已遷往贏地,如今朝廷國庫充裕,救災得力,在大旱之年,城裡居然沒出一點亂子!司空府首當其功,城中上上下下對大司空稱讚有加。
秋收之後,朝廷也加快了遷都的步伐,幾乎各府均有往贏地派出分支,大量的人員物質去往贏地,贏地的基礎建設也得到了提速。
第二年,大成朝崇明三十八年春末,新都贏地的基本架構已經搭建起來了。
國師府李管家難得來到鹿兒街別院,今日來到是有國師的一個口信要傳給彭子微。
兩人坐定,彭子微問道:“李管家今日所來何事?”
李管家道:“是有國師的一個口信要帶給彭客卿。”
彭子微道:“李管家請說。”
李管家道:“國師說:我不在大都期間,國師府如有大事發生,一切聽從彭客卿決斷。”
彭子微道:“只有這一句?”
李管家道:“只是這一句。”
彭子微道:“國師這一去有近一年了,沒說什麼時候回府嗎?”
李管家道:“沒說,這個情形以往不常見,我們做下人的也不敢胡亂揣摩。”
彭子微問道:“府裡經營方面有什麼異常嗎?”
李管家道:“因為遷都的原因,朝中大量需要我廣靈宗的丹雷,丹藥,酒釀等各類物質,府裡如今的生意是一日好過一日。”
彭子微又問道:“神谷宗那邊最近有什麼動靜嗎?”
李管家道:“沒有,從上次在國師府前造謠生事後就再也沒有針對國師府的行動。”
彭子微道:“哦,你覺得這正常嗎?”
李管家斟酌了一下用詞,說道:“倒也不算什麼異常,本來兩宗之間就沒有什麼大矛盾。”
彭子微道:“無事就好,怎麼聽到國師的這個口信讓我有點緊張啊。”
李管家道:“也許國師的意思是,我等在經營方面的大事一定要聽從彭客卿的決斷吧。”
彭子微道:“那就保持聯絡吧,哦對了,我府上那個周門子平時也沒有什麼事,我讓他每日到國師府聽你調派,有什麼情況你讓他回來通知我就是了。”
李管家道:“如此甚好。”
局勢在突然之間發生鉅變,一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大王子,奉常府主事,宗正府主事被緊急召入宮中。
天子病倒了!
六人跪坐在天子榻前,天子擁著薄被半躺在榻上,天子面色蒼白,精神萎靡。
天子看看六人,緩緩說道:“今日朕有詔要宣,爾等共同見證。”
內侍手捧詔書,史官在一旁記錄。
內侍宣詔:大成崇明三十八年春三月戊日。
朕受命先考,得天庇佑,在位三十八載,格謹天命,學於祖訓,用政養民,不敢一日懈怠,今年歲已高,力有不逮,朕嫡長子晨,溫良恭儉,恪守祖訓,今令其行監國之職,三司輔佐,考核其政績三載,成則得繼大統。
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