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微道:“我家也是種地的,我瞭解長老這個感受。”
李長老說道:“彭客卿也瞭解農事?那你說說。”
彭子微說道:“我瞭解得不深,不過我知道我朝旱地居多,收成不高,水田也需靠天吃飯,平均來說百畝田地只能養活一家五六口人,如果遇到天災就要捱餓了。”
李長老點點頭:“大致如此吧,我朝至今已有三百餘年,目前已經承平百年,倉廩充實,民無菜色。不過如今良田大部分都掌握在王公貴戚手裡,一遇災年,普通老百姓還是要捱餓的。”
彭子微道:“我覺得李長老的思想境界要高於普通的修行者。”
李長老笑道:“思想境界,這個詞用得妙,既然提到這個,那我考考你,天子為何要遷都?”
彭子微答道:“從之前的幾次遷都來看,大多都是因為自然災害嚴重和土地日趨貧瘠的原因。”
李長老:“還有嗎?”
彭子微道:“還有就是李長老之前說過的,如今良田大部分都掌握在少數人手裡,貧富矛盾日趨嚴重,天子欲透過遷都來達到財富重新分配的目的。”
李長老:“新詞挺多,不過很貼切,還有嗎?”
彭子微道:“我只能想到那麼多了,還請李長老賜教。”
李長老說道:“已經很不錯了,朝中亦有不少新貴,還有透過商業致富的平民,他們和舊的貴族之間又有不少矛盾。”
彭子微說道:“朝中之事我不熟習,亦不敢妄言,不過李長老你看看,宗門內可有什麼方面我能幫得上忙的?”
李長老沉吟片刻,說道:“你心思活絡,你去看看宗門那片田地吧,如今主要是缺水的問題。”
彭子微道:“那我今日就去。”
李長老道:“我讓管家帶你去,是我本家,有什麼事吩咐他也管用。”
彭子微與管家一道告辭離去。
晚飯前彭子微回到鹿兒街別院,兩腳和衣裳上都沾了不少泥水,鄧婷正在做飯,青兒問發生何事了?
彭子微道:“吃飯時再說。”說罷便回房換衣裳。
三人一道用飯,彭子微說道:“我今日找到一個活計,可能要忙個十來日,家裡的事就拜託兩位了。”
青兒問道:“是何活計?”
幫田裡打造汲水用具,現在不是乾旱少雨嗎?
青兒有點佩服:“子微還會這等手藝呀。”
彭子微說道:“那是!”
鄧婷問道:“這活計報酬是多少呀?”
彭子微啞言。
青兒問道:“沒有報酬嗎?”
彭子微:“這不是還沒談嗎!”
鄧婷道:“好歹也算進步了。”
當晚國師府,李長老問管家,“今日彭客卿都去忙了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