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趙潤兒訝然道:
“不是吧,我聽我爺爺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看家的本事自是練的越熟越好,到時候才不至於忙中生亂,到了該使的時候使不出來,或是打了折扣。
怎麼杜伯伯你卻是反著說,難道這本事學得半生不熟才好麼?”
“你爺爺的話這麼說倒也沒錯,可做人總要懂得變通才好。
譬如與人交手時,你的對手可不是什麼死物,會閃避會還手,由不得你只會按照套路一成不變的從頭使到尾。
甚至反覆多用幾次,對手也就熟悉了你的套路,甚至可以依照你的套路設下陷阱,那樣豈不是糟糕?”
杜木匠笑道:“凡事不可太過拘泥於表象。
就像那些畫師,剛開一始學畫的時候首先做到的是形似,需要畫山像山,畫水像水,等到畫技漸長,就要逐漸脫開這個窠臼,開始追求神似。
山不必像山,水也不必像水,可是能讓大家都瞧看得出來他們所畫的是什麼東西,這就是長進了。不過到了這一步,仍是算不得最高境界。
真正頂級的畫師,所畫出的畫可以讓人忘記那僅僅只是一張畫,讓觀畫之人如同身臨其境,物我兩忘。”
“真的有人能做到這種地步嗎?”趙潤兒愕然問道。
“這世間奇人異士頗多,你怎麼知道所有人都做不到呢?”杜木匠反問道。
趙潤兒眼神中一片茫然,顯然是不太相信。
老實說,對於杜木匠的這番話,趙潤兒聽得似懂非懂。
她雖是天資聰穎,可畢竟年齡還小,對於修行方面的事情也是剛剛才知道一點點,聽不懂也屬正常。
不過杜木匠這些話本來也就不是說於趙潤兒聽的,所以也不怎麼在意。
可圈子中正與兩名俚人修士交手的蘇嶺在聽到杜木匠這番話的時候,耳邊卻彷彿敲響黃鐘大呂一般,腦中頓時一片敞亮。
再出招的時候也就隨了自己心意,不再強求自己按照固定的招式出手,完全憑著感覺,就像自己孩提時跟石頭梁村裡的孩子們打群架一般。
蘇嶺這邊打法一變,那兩名俚人修士卻不適應了。本來他們已經看出蘇嶺並非是有意捉弄,而是經驗不足。
那套清心劍訣一共只有二十四招,蘇嶺來回反覆使了三兩次,他們已經將所有招式看的差不多了,正打算抽個空子使點陰招將蘇嶺制服的時候,卻沒想到蘇嶺又換了一種毫無規律可循的打法。
杜木匠見蘇嶺領會了自己想要傳達的意思,微微一笑,轉身往山崖那邊瞥了一眼,來福和他的寶貝七巧箱還放在那邊。
來福這個喜歡熱鬧的小傢伙今日遲遲沉睡未醒,或許是跟它昨日多貪了那兩杯霧靈茶有關。
他的霧靈茶無論對人還是靈獸都可謂是大補之物,只不過來福尚未成年,連飲兩杯的藥力對它來說未免太大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