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些東西,想必回去置辦一處大宅院,與芸娘成親就沒問題了吧,而獠牙也不必自己抓耗子吃了,蘇嶺心裡難得的小小高興了一下。
除了這些金銀財物以外,蘇嶺還在湯鍋店的後邊發現了一間密室,那些白森森的人骨足以證明人屠子這個傢伙死的並不冤枉。
而草棚底下的那口老湯,因為灶火熄滅的緣故,已是凍得透了。
蘇嶺從灶膛裡抽出一根燒焦了一半的柴禾,用火摺子點燃之後,拋到了房頂上。片刻之後,面前的屋舍燃起了熊熊的火光,一道黑煙筆直升上了天空。
他回頭笑著對溫芷說道:“殿下,我們也該上路了。”
“嗯。”溫芷輕聲答應。
“蘇校尉,你可不可以答應我一件事,接下來的路不要趕的那麼急。”溫芷開口道:“回到大晉以後,我再想這麼自由自在的就難了。”想到歸國之後有可能受到的責難,她幽幽的嘆了一口氣。
蘇嶺雖然著急回家,可溫芷堂堂一位公主,只是這麼簡單的請求,他沒有理由拒絕。
他笑了笑道:“只要殿下樂意,我自是沒有意見。”
聽到蘇嶺的答覆,溫芷身上好像突然又充滿了活力,她燦然笑道:“那我們就走吧!”
陶樂文他們一行人在臘月二十一這一天才回到了金城關。
出發時浩浩蕩蕩的隊伍,回來的卻還不到百人,實在是太過悽慘了些。
在入關以前,陶樂文便已經派人飛書傳信回京,寫給自己岳父的信中細述了此行始末還有對大石形勢的一些判斷,並另附有自己的請罪摺子。
他這麼做並不是完全為了減輕罪責,也是希望天京那邊可以儘早重新遣使與大石人方面交涉。
九公主殿下落在大石人手裡的可能性非常之大,雖然不知道大石人這麼做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背後主持的又是那方勢力,可早一點派人過去接觸,至少會讓公主殿下的境遇變得好過一些。
況且除了公主以外使團還有近百人也一併淪陷在大石,處境堪憂。身為使團正使的陶樂文,對此也是感到難辭其咎。
所以進關以後,陶樂文便將自己的節杖交到了了王副使手裡,自拘於驛館一室閉門不出,靜候天京發落。
金城關距離天京五六千里,即便是一路快馬六百里加急,往返也要一個多月時間。
在等待的過程裡,憂心忡忡的陶樂文幾乎平白老了十歲,兩鬢的頭髮都變的花白了。本來是一位堪稱少壯有為的青年官員,出使了一趟大石回來,卻幾乎變成了一個小老頭。
身邊的人雖然都很同情這位正使,可沒有人敢幫忙做什麼,生怕他們自己也被牽連進去。丟了公主,這怕不是要誅九族的罪過!
從天京來的天使終於到了,帶來了雍帝的旨意。
當那位天使站在金城關驛館外,高聲宣讀聖旨的時候,陶樂文和剩下的使團隨員,還有金城關的將主陸風平等人都跪伏在下面聆聽天音,其中陶樂文和王副使兩人更是心情忐忑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