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當然不願在此多留,奶爸新式鍊銅法的效果,大家都看到了,留的越久,別人偷學到這技藝的可能就越大!
現在看來,朕的內帑,十之七九要從這銅礦上來了,當然是讓這些人,越遲明白越好,特別是那長孫無忌。
他卻不知這高爐冶煉裡面的學問大了去,那裡是這些連初中物理化學都不懂的大唐人,那麼容易就偷學會的。
目前這高爐只是初級高爐,奶爸的打算是先解決有無問題,然後再逐步升級,由此可以培養出一批技術骨幹。
於是李世民不再耽誤,一聲令下,立刻擺駕回長安!
回到宮裡,直接到了太極殿,而後,召來了李格、李泰和李治。
出了這趟門,去的時候得意揚揚、心高志滿,可回來時的李泰卻,萬念俱灰!
但他最後仍然想垂死掙扎一下,於是入殿之後,立馬拜下道:"父皇,兒臣還想在長安多留一年,等明歲開春~~"
他不甘心啊,自己多年讀書和假裝乖巧,最後換來的卻是被趕出了長安,一旦離開長安,他就再也沒有任何爭位的希望了。
李世民強壓怒火道:"青雀,朕說過,你已長大了,朕也早就冊封你為越王,若是再不就藩,難道要朕奪你爵嗎?
這幾天你便動身吧,不可猶豫,如若不然,休怪朕罔顧父子之情。”
李世民的話,說的很是絕情,李泰聽的,如墜冰窖、心身冰涼。
李世民的臉陰雲密佈,李泰令他過於失望,他原本還以為李泰當真是乖巧,可現在他才看明白,平日他說一些大而空的漂亮話倒也罷了。
可是他如此熱情高漲地"為民請命",令李世民深刻的意識到,這個兒子,若不是讀書讀傻了,那便是蠢了。
可若是此子明知這裡頭的利益瓜葛重重,卻還如此,那麼就純粹是壞了,並且是從心裡向外的壞。
李世民頗具深意的瞄李泰幾眼:"你要時刻記著,朕乃天下人的君父,不是幾家幾姓的天子,大唐的基業,憑藉幾家幾姓,也撐不起來。到了揚州之後,好生讀書,朕和你的母親,你就不必掛念了。"
李泰的眼眶早就紅了、垂淚欲滴哽咽著,彷彿也意識到他的哭泣沒有效果。
李世民隨即道:"退下吧。"
李泰還不肯走。
李世民揮揮手,姚公公便和幾個宦官,七手八腳的將他攙走了。
李泰才一被攙出去,李世民驀然痛心疾首道:"朕最痛心的是,朕所養育的親子,竟為了些許名聲,而壞朕的大局啊。"
說著,他看向李治:"小九兒,雖有時也荒唐……"
李治便委屈眨眼道,"兒臣沒荒唐啊。"
但李治實際上卻覺得很爽,他這個四哥,實在太戲精,明明大家都明白他沽名釣譽。
可偏偏,李泰這麼個戲精,在自己的父皇面前甚是得寵,李治心裡恨的牙癢癢,偏偏只能乖乖忍耐,拿這討厭鬼一點辦法沒有。
而這人一旦忍耐的久了,容易精神失常的,卻沒想到今日父皇居然會狠狠的訓斥李泰,而後又要讓李泰就藩!
他心裡清楚,若自己想做太子,已經十有六七成穩固了,問題是他真想做這,太子嗎?
做皇帝有什麼好?
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奏摺一大堆,每天起早貪黑、一大攤子爛芝麻穀子麻煩事,那有做一個閒王,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