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說完這話時,臉色異常嚴肅。
"陛下高瞻遠矚,想得是異常周到。"鄭仁泰順口拍了一記馬屁。
"要讓突厥各部愈加的亂才好,這個如何做就由你做安排。"
李世民睨了一眼鄭仁泰,"還有吐蕃的事兒呢?"
"吐蕃人看似將有大動作!"鄭仁泰興奮地說。
高原上所傳回來的情報中,吐蕃的事兒更多。
大唐大軍東征第二日,吐蕃大論祿東贊醒過味來,他可能又被大唐皇帝涮了。
於是,他去找李承乾,詢問大唐皇帝御駕親征是否對許婚之事有所安排。
結果,李承乾不僅告訴他沒許婚安排,同時還讓他回去,因為大唐皇帝這東征可能會需要一年左右時間。
這就意味著,吐蕃使團在長安要白等一年,那怎麼行?
祿東贊只好怏怏回國,而大唐使團,則正好與吐蕃使團同行。
"你與朕細細講來!"
"馮德遐所傳回的情報,吐蕃贊普棄宗弄贊對我們的使團是禮待有加,多次親自詢問關於我朝的情況,且問的很仔細,無論是國計民生,軍情佈防都很是有興趣……"
"呃?"李世民露出疑問。
"馮德遐以自己乃一鴻臚寺小官為由,推說諸事一概不清楚,沒有透露出任何情況!"
"那就好,想必馮德遐不會讓朕失望。"李世民鬆了口氣。
不過他也明白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如此之人,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怎麼會把這些事和盤說出,且馮德遐也沒多少知道的事兒。
鄭仁泰想了一下道,"我朝使團即將回國,不知棄宗弄贊從何處聽到訊息,說皇上前段時間將公主和宗室女許給了突厥及吐谷渾的降將。
棄宗弄贊聽後大怒,去我使團處責怪陛下看不起他,許婚於突厥及吐谷渾人,而不許其婚,並沒質詢其他事兒。"
鄭仁泰停頓了一下,再接著說,"此次隨我使團而來的,還有一吐蕃使團,依然由祿東贊率領,再次向陛下請婚,珍珠公主又跟著來了,難道她與晉王……"
馮德遐將要率使團回長安時,吐蕃大論祿東贊驀然找上門來,說大唐皇帝許婚給突厥人和吐谷渾軍隊。
而當初吐蕃使團入朝請婚時,卻被拒絕,吐蕃贊普震怒,要求大唐使團在回京時,轉告皇帝,也要同意吐蕃人請婚,不然吐蕃大軍將抵至唐境,逼迫大唐允婚。
馮德遐絲毫不為所動,卻斥吐蕃人沒盡到禮節,所帶禮物數量少,式樣差,且還派武士挑釁大唐武士,如此不誠心,怎麼會得到大唐皇帝的許婚。
他列舉了諸多屬國請婚時所帶的禮物,被馮德遐形容的簡直要用山堆起來一般,但大唐皇帝照樣不允婚。
如今允慕容諾曷缽還有其他幾名突厥將領的婚事,是因為慕其內附,並願到長安居住,才得到恩准的。
若吐蕃能表示出更大的誠心,那大唐皇帝才會有可能許婚。
馮德遐也是沒法,不然還真怕吐蕃人扣住使團不讓其回國。
棄宗弄贊後來決定,讓祿東贊再率一個更加龐大的使團,帶著更多的禮物到長安來,向大唐皇帝請婚。
"呃,那就讓他們來吧,朕上次沒好好招待祿東贊,也不知道他的具體身份,這次朕會多留待一些時日,讓他在長安多住些時候;至於珍珠公主麼,還要繼續作工作,小九,看來還得你來。……"
李治的小臉馬上就變了,還要孤王犧牲色相啊!
我長得就這麼讓人喜歡嗎?
"陛下,更大的事還在後面,據情報人員在使團從邏些城出發後所發回的情報,吐蕃軍隊又有異動!"
"異動?"
"吐蕃人更多的軍隊在集結,但情報發出之日,還未探知其動向,臣想會不會如當初祿東贊率領使團到尼婆羅一般,以大軍威逼陛下允婚?"
"讓那些隱在邏些城的人員,無論如何都要弄清楚情況,以待我們採取防備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