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紅光滿面的大聲道:"加速行軍,眾將不要放鬆警惕,以防他們詐降!"
雖然心裡爽爆了,但是李世民倒是沒有被勝利的喜悅衝昏頭腦,心中還存著七分警惕。
大軍浩浩蕩蕩接近了平壤城東,平壤城東門果然是城門大開,東城門前有數萬兵馬,這數萬兵馬並沒有擺開作戰陣勢,而是還舉著白旗。
浩浩蕩蕩的大軍緩緩停下,高延壽連忙道:"陛下,要不要臣前去檢視一下?"
如今大局已定, 高句麗被大唐吞併肯定是不可避免了,他當然想好好表現一下。
李世民剛要說準了,忽然發現前面的高句麗大軍有數十騎離開了軍陣朝這邊行來, 速度不快不慢,而且還有白旗招展。
高延壽在心中大罵,他媽的,真是一點機會都不給啊。
來的全是騎兵、全是軍中的將領,還沒到大軍跟前,他們就先行下了戰馬,然後牽著戰馬走來。
李世民越眾而出,後面跟著一干將領,不用人來介紹,那些前來受降的將領們,也知道誰是大唐皇帝,終究這時候誰敢搶皇帝的風頭站在最前面?
他們全都單膝跪地,當先幾人高呼道:"罪臣崔元興、罪臣李成瑞、罪臣李彥強,拜見大唐皇帝陛下,我等願歸順大唐,永沐皇恩,望陛下寬恕!"
李世民朗聲笑言:"好,好,你們能棄暗投明,歸順於朕,朕心甚慰,而且能讓朕兵不血刃的攻下平壤城,你們有獻城之功,來日朕必重重有賞!都平身吧,不必多禮!"
崔元興、李成瑞等人心中十分激動,雖然他們知道自己出來投降,大唐皇帝肯定不會殺了他們,反而會禮遇他們,但那終究只是之前的猜測。
如今才算徹底鬆了口氣,他們連忙起身,崔元興恭聲稟報:"陛下,臣的麾下已經全部撤出了王城,而且將城門全都開啟,恭迎陛下入城,至於臣的麾下駐紮何處,還請陛下吩咐!"
直接將兵馬全都撤出了平壤城,崔元興、李成瑞他們倒是十分識趣。
李世民十分滿意的點頭道:"崔元興,你們麾下的兵馬往西北二十里處安營紮寨,至於你們幾個,就和高延壽、高慧真將軍一起隨朕入城吧!"
"臣等遵命!"崔元興、李成瑞等人恭聲稟報。
"幾位將軍,恭喜啊,終於幡然醒悟棄暗投明,以後我等就都是唐臣了!"高延壽笑言,頗給人有一種帶頭大哥的感覺。
其實他心裡很是羨慕嫉妒恨,因為他投降的時候剛剛打了敗仗,既沒有獻城之功,也沒有麾下兵馬,所以根本談不上有甚麼功勞。
但這幾個將領卻既有獻城之功,麾下還有幾萬兵馬,這都是立足之本啊,怎麼能不讓他羨慕嫉妒恨?
更讓他心中感覺不是滋味的是,這幾個將領不過是地方將領,若是以前根本就不放在他的眼裡,因為和他的官位差的太遠了。
如今,風水輪流轉啊!
不過崔元興、李成瑞等人也不敢輕視高延壽、高慧真兩人,一來兩人餘威猶在,二來兩人終究最早投唐。
其餘的將領回去折返回去帶著兵馬按照皇帝的命令去紮營,崔元興、李成瑞等幾個主要將領則站在了高延壽、高慧真身邊,準備跟著大唐皇帝一起入城。
李世民沉聲道,"張亮、李孝恭,命你們二人領兵入城,把守各城門還有城中各要道,如有反抗暴動,格殺勿論!"
"末將領命!"張亮和李孝恭抱拳領命,立即帶著麾下兵馬入城去正式接管平壤城。
"傳朕旨意,大軍入城須得秋毫無犯,不得燒殺搶掠,不得姦淫擄掠,不論是誰,敢違反軍令,立斬不赦!"李世民沉聲下令道。
眾將凜然聽令,他們心裡都明白,皇帝是想吞下高句麗,那當然要爭取民心,當然不能讓大軍燒殺搶掠。
王宮的宮門處,大對盧坐在臺階上深深的嘆了口氣,因為沒有一個大臣回來,他們都要回去安排一下後事,然後,就再也沒有回來。
一個家丁急匆匆跑來,急聲道:"老爺,老爺,朝中的大人們都去了城門處!"
大對盧無奈的嘆了一口氣,緩緩道:"他們這是去迎接大唐皇帝了!"
"老爺,您,您可是大對盧,德高望重,若是您也歸順大唐,那一定會得到重用……"
大對盧沉聲道:"你別說了,我們李家世受王恩,當初淵蓋蘇文兵變弒君,若不是高句麗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老夫就該制止淵蓋蘇文,哪怕身死又何妨!
可為了高句麗,老夫忍了,原本指望淵蓋蘇文這個亂臣賊子能擊敗大唐~軍隊,卻沒想到,他最終失敗了!"
……
平壤東城門的長街上,原本空蕩蕩的,現在卻驀然出現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