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宋王侯 > 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州之危

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州之危 (第1/2頁)

當然,宋國党進直到此時仍然不瞭解他要攻打的祥符國四個軍寨的具體防禦情況。

期間,党進欲以四萬大軍將一萬黑狼軍團騎兵包圍,楊繼業在此之前派遣工兵營在谷口內外四處佈下了一百多枚石雷,李光順帶領大軍成功將宋軍引到此處,先後炸死了宋軍一千多人。最主要的是這種看不見的威脅已經給宋國兵造成精神陰影,只要地形平坦,他們寧願離開官道行軍,連哨騎追擊的時候往往也不敢放馬疾奔,騎手精神高度緊張,隨時在觀察前方的道路,看那些路面上有沒有顏色不同的部分。這種情況下,李光順帶領一萬騎兵輕鬆撤退。

党進在大宋將領之中是出了名的有個性,牛脾氣爆發,再加上他深知此次覆滅祥符國計劃,他帶領四萬步兵所充當角色的重要性,所以強行命人馬趕路,跟在李光順帶領的黑狼軍團後面,終於用了一天一夜,也就是三月十三日抵達祥符國四處軍寨東面。

沒想到,這個時候,拓跋格魯帶領騎兵回頭一個反擊,党進前鋒營孤軍急進,又損失百十人,退了三里遇到後面援軍,這才穩住陣腳。党項騎兵交替掩護,消失在軍寨之中。党進一方擔心又有石雷,不敢繼續追擊,下令就地駐紮休整,然後他未等紮營便登上附近一座高山,急於看看四座軍寨防守情況。

曾經來過這裡的党進立於高山,眼前的景象幾乎讓他認不出來,祥符國一方四處軍寨前面的平野上,無數溝渠縱橫,最外圍是彎彎拐拐的數道攔馬溝,只有半人高,周圍沒有壘土,然後是一道大約寬一丈的深壕,挖出的土在背後堆成為土牆,土牆高一丈,是鋸齒一樣的形狀,每隔百步左右還有一個堠臺,高度超過土牆不少。

那道土牆上插著許多旗幟,土壘頂部還有一道夯土的胸牆,隱約能看到有旗幟飄動,隔一段就有一個與地面齊平的缺口,缺口兩側用一人半高的竹筐裝滿土,中間擺著大大小小強弩,看起來與守城弩相似,但又有所不同。第一道大型土牆和深壕之間,還有一層胸牆,不知是何用處。

深壕外面是寬達數十步的攔馬溝,攔馬溝外百步則是密集的小坑洞,這個顯然是用來阻止盾車快速靠近。

這樣的大型土牆有兩道,兩道之間看得到模糊的帳篷,具體的部署卻看不清楚,幾條通道從土牆正面延伸出來,走著之字行穿過哪些深深淺淺的壕溝坑洞,唯一能快速透過的,是兩翼的兩條路,這兩條路順著陣線斜指向兩翼外側,雖然是直的,但是會受到整面土牆的射擊,同樣無法用於進攻。

第二道土牆之後是祥符四軍寨中最靠前的一號軍寨,規模遠比尋常軍寨大得多,甚至在南面還有一圈外城牆,所有牆面都增加了方形的馬面。

這樣的壕溝陣地佈滿了兩道山脈之間,山上也是同樣景象,西南邊的山的東坡防線從山腰開始,北坡的防線接近山頂,南坡方向則接近山腳,與二號軍寨土牆有通道相連,如果宋軍要攻擊二號軍寨,就要穿著重甲爬很長一段坡,而且還無法推著盾車上山,上面的弓箭、強弩手會輕易將他們射殺,即便他們攻上了西南邊的山,也無法直接突入軍寨的土牆防線,依然要進攻土牆。

而東北方向山脈控扼三號和四號軍寨,防守比西南邊的山脈更嚴密,一層層的壁壘依山而上,一些道路彎彎繞繞纏繞在山體上,連線著那些防禦線,整座山都如同是一座兵營,可想而知他們是層層設防,每一層又自成體系。

挖得面目全非的四個軍寨內外,各色旌旗飛揚,遠處軍寨內還有兩千工兵往來忙碌,城外的原野上有一些零散的遊騎,四個軍寨散發著一種嚴整肅殺的氣勢。

党進看的連吸冷氣,連話都說不出來,只是一直在搖頭,最後終於忍不住說道:“我打你孃的打,老子早知道和高懷德老頭換一下,去麟州算了。”

說完,又忍不住罵道:“狗日的楊繼業果然以善守名揚天下。”

…………

…………

龍州城牆上下,殺聲震天。

府州只留下五千人留守,幾乎傾巢而出,折家之主折崇勳親自帶領五萬大軍在麟州玄武軍團中伏的同時,發兵距離府州一百多里的龍州。

白虎軍團騎兵兩千,步兵八千,負責靈州、鹽州、龍州防務。因為龍州直面府州,所以白虎軍團的軍部便在龍州,且軍團長韓虎帶領其中四千人馬親自駐守坐鎮龍州。

府州折家此次雖然隱藏的極好,但在出兵之時,還是瞞不過胡三光麾下的探子,探子搶先一步將軍情報給龍州。韓虎和龍州知府鍾成寶大吃一驚,一邊迅速下達一級防守戰備命令,開始緊張有序準備各種守城事宜。一邊向青龍和朱雀軍團求援。

…………

…………

龍州城牆後面是一片由長槍組成的槍林,無論來自府州士兵如何用手中武器格擋,清掃面前的槍林,依舊有漏網之魚刺穿了他的身體,而後再把他從雲梯上甩下。

雲梯如今就變成了一條死亡之梯。

最新小說: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 重生後我拐走一隻皇子 穿越後,我帶丐幫富甲天下 錦衣衛之無極之證 重生後拿捏了前夫死對頭 失格魂縈 重生嫡女的打臉日常 大明:三天後穿越,滿門被抄斬 糜漢 穿越成了小魔女 三國:開局獻計曹操,成立摸金校尉 竊元 財神寶寶三歲半 嬴政夢天機,立我為嫡 大明:天下第一皇商 穿越秦時,如龍在淵 大明:家父崇禎,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