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對此並沒有好感,原因太複雜。
因為在另一個時空,他喜歡看的一本娛樂因為稍稍批評了一下前二的兩所學府就被要求刪改……
算了,不說了。
北大嘛,挺好的。
他是來參加首映禮的,不聊別的。
何方在首映儀式前與劇組的主創們見了一個面,大家都很熱情。
何方最喜歡徐克,他拉著徐克聊了好久。
“徐導,我真的很喜歡你電影啊,感覺您的電影才是真正的中國式意境表達,您的武俠片實在是太有意境了……”
何方嘰哩呱啦在那說一大堆,徐克滿臉笑意,誰不喜歡一個拿金棕櫚的導演喜歡同是導演的自己呢?
這種感覺像是比拿了金棕櫚還要厲害,有一種凌駕於金棕櫚之上的錯覺。
不過何方誇徐克也是誇的沒錯的,他是唯一個把電影拍出中國哲學裡的那種寫意式的飄逸的有內涵的感覺,無論是劇情還是畫面還武打動作。
他的電影裡的大俠才真正有一種江湖兒女心胸豁達的大俠味,他電影裡的江湖給人一種是想象中的江湖的感覺。
他的電影裡的武打動作永遠是講究靈動飄逸,蘊含陽陰與動靜、裡表內外這種矛盾又共存的味道。
他的電影裡的畫面要麼是水墨畫似的暈染色彩,要麼就是失真夢幻般的迷離之色。
他的電影裡的男男女女的情感永遠是斷人心腸遺憾萬年,但又有魂牽夢縈的浪漫主義色彩。
徐克絕對是最能代表中國文化意境的電影大師,他比張藝謀更能把中國文化的意境表現得更好。
張藝謀的中國文化藝境太過生硬,而徐克的則是靈動。
正是因為如此,何方才拉著徐克激動不已。
“哈,可惜咱中國人掌握不了文化的話語權,要不然您一定是中華文化電影化最好的電影大師。”何方依舊在激動的說著。
“啊?何導,被你這麼說的我都心動想去拍一部文藝片了,說不定也能拿個獎啥的。”徐克笑道。
“哈哈,只要徐導您願意放棄強故事,發散一下對人性、對社會、對愛情、對倫理、對規則、對宗教哲學的批判,我相信你獲獎的可能性是極高的。”
何方侃侃而談。
“嘶,你這麼一說,我突然茅塞頓開……原來我批判不夠啊。”
“是啊,所以你要批判一下英國人給香港埋下的禍根,批判一下香港在這種財閥控制所有生產資料下對得香港中下層的奴役,對英國人的跪舔……”
“咳,咳,咳……”這可真把徐克嚇了一跳,何方這話說的太狠了,讓他批中國他敢,批英國他真不敢啊。
說著何方掏出一盒和天下,散了一支給徐克,然後兩人就在旁邊找個地方坐下來,邊抽菸邊討論。
討論的當當然是電影技術,關於批判香港,批判英國的事徐克已經熄了要拍文藝片的想法了。
兩個新老導演彷彿多年未見的老友,各種探討,各種相互印證,吸引了不少的演職人員圍在他們周圍聽他們吹牛。
範兵兵也不知道啥時候來了,站在外圍聽得也是興起,甚至眼神中有種驕傲。
在與李兵兵的對視中彷彿有一種‘我看中的男人,才華橫溢啊’自豪感,李兵兵咬牙切齒。
不過紅毯儀式馬上就開始了,聊天也就此結束。
“何導,你拍《環太平洋》能讓我去觀摩麼?”徐克在起身後問何方。
“可以啊,上回我在西安的時候吳天明老前輩也說要來,我是熱烈歡迎啊,大家有空可以多交流,你們也要多指導一下我啊。”
“看你說的,你還需要我們指導?”
……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這電影怎麼說呢?絕對的一部合格商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