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衛允晴心事重重,出了開陽樓後也不知往哪去,一直在街上漫無目的的閒晃。
“姑娘,小心腳下!”一個婆婆突然攔住了她的去路,沙啞著嗓子慢條斯理道。
衛允晴低頭看了一眼,婆婆身前銅盆裡的紙錢燒得正旺,盆前的盤子裡碼放著整齊的貢品,而她的腳再向前兩步就要踏進火盆裡了。
“對不起對不起,是我沒看路!”衛允晴愧疚難當。
放眼望去今日的晏城大街小巷的路口遍地皆是此番景象,走路是得比平時更小心些,否則很容易冒犯了“好兄弟”。
“中元節,一個姑娘家心不在焉的走在街上不太平,還是早些回去睡吧!”婆婆的聲音滄桑中略帶一些嘶啞。
“大家這不都在街上熱鬧麼,會有什麼不太平的?”衛允晴不解。
婆婆又往火盆裡添了些紙錢,盆裡的火燒得更旺了些,衛允晴覺得有些烤臉,於是往後退了一步。
“姑娘不諳世事,並非世人這般愚昧,聽老身一言早些回家去吧。”婆婆言盡於此,把最後剩餘的紙錢往火盆裡一扔,拄著柺杖堪堪起身,便要離去。
“婆婆等等……”衛允晴覺得好奇,剛伸手去拉婆婆的衣袖再問些什麼,那婆婆竟突然回身,一柺杖打在了她的屁股上,打得她有點懵,沒來由的捱了一下,頓時有點火氣:“您怎麼打人呢?”
只見婆婆的目光似乎停留在她身後,她回首什麼都沒見著,再回身那婆婆的目光似乎看的跟遠了,好似在送什麼人遠行。
衛允晴在婆婆眼前來回擺手,試圖讓她注意到自己,來自己解釋一下莫名其妙挨這麼一下是為什麼。
挨完這麼一下,倒是突然有種神清氣爽的感覺。
婆婆一把抓住她晃在眼前的手腕,目光灼灼的盯著她手腕上的紅繩:“今夜出門不宜帶紅繩,姑娘把這東西解了吧,以免遭了邪祟。”
說完,婆婆轉身就走,衛允晴也不知怎麼就聽了話,把紅繩解了,鬼使神差的跟在婆婆身後。
“婆婆,今日出門帶紅繩不是能避邪祟的麼,您怎麼還說招邪祟呢?”
十三明明說,這紅繩是她去廟裡求的辟邪紅繩,自己手腕上還繫了一個,這個是特意給她求的。
“什麼都不懂的小姑娘,這是誰跟你說的,回家後可得離此人遠點,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婆婆的柺杖敲在地面上發出“嘟嘟”聲,怎麼看都是個風燭殘年的老太太,可這每一下都非常有力,甚至能感受到地面有微微的震動。
“確實是個小姑娘給的,可能她也不懂吧,幸好她今日不用出去。”衛允晴是一點都沒將婆婆的後面那句聽進心裡去,還在為十三辯解。
婆婆搖著頭繼續往前走,見衛允晴一直跟著,忍不住出聲問:“姑娘跟著老身做甚?”
衛允晴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殷勤的跑過去扶著她,“閒來無事走走,遇到婆婆也算緣分,剛剛您不是說我一個姑娘中元節的晚上不宜獨自出行麼,您就當陪陪我。”
婆婆沒反駁,就這麼讓她扶著繼續走,似乎是預設讓她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