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滬:
與王星的電話通完後,周宇傑便叫來了林有德與鍾光偉。
將趣信調至發現頁面後,對著鍾光偉說道:“老鍾,在這裡加一個位置,然後把美團放上去,具體引流價格的,美團那邊應該很快會派人過來協商。”
親兄弟還要明算賬,趣信目前已經是合資公司,連與今日頭條相互引流也都要結賬,只是價格方面肯定比正常市場要便宜不少,而且優質流量如何控制也掌握在自己手中,協調起來很是方便。
美團與趣信目前屬於戰略合作伙伴,流量價格可以優惠,但不可能免費。
鍾光偉看了一眼手機,說道:“可以,那合作時間怎麼安排?”
“先定半年吧,半年以後看情況再說。”周宇傑想了想說道。
未來的情況,還真的難說,自己要做外賣,雖說與團購不一樣,但團購領域很快就會遭遇寒冬,以王星的眼光,絕對會想辦法進入其他領域,選擇外賣也是有可能的。
林有德笑了笑,說道:“這個位置其實還是挺不錯的,要不要將今日優選也放上去?”
周宇傑搖頭道:“暫時不要,今日優選涉及到的不是流量問題,而是線上線下的集合體,外賣員、任務分配系統、路線控制、商家資訊、時間控制等等,這些不做好,強行上線只會砸了這個品牌。
我們不缺流量,只要將線下方面做好了,不愁以後做不起來。
上滬這邊路線資訊收集怎麼樣了?”
外賣行業與團購就難度來說,完全是天差地別,只是前期的投入就是一筆鉅額資金。
後世的美團、餓了麼可以將外賣員全部轉給第三方,不用支付電瓶車,不用支付社保,外賣員出了事故也不用負責,那是因為他們已經壟斷了市場,培養出了使用者習慣。
而目前這個時代,這些全部得公司來出,甚至誇張一點,連智慧手機都可能需要公司購買。
而另外一個難點就在於路線圖分析以及系統分配訂單。
2011年,國內的地圖行業還並不發達,高德這類的電子地圖製作商,商業初衷還是為汽車行業服務,因此大部分路線都是大路,並不十分適合送外賣的電瓶車,能用也能用,但在終端容易出問題,而且目前它們都是收費軟體,引用的成本太高。
同時這些地圖公司也一樣沒在意移動端的市場,連APP也沒有,就是佰度,也要等到7月才會推出佰度地圖APP,同時流量太貴,也導致地圖很難成為常用軟體。
按照後世歷史,當外賣市場大爆發的時候,地圖行業的巨頭才開始佈局城市內各種小道,bat三巨頭也開始自作的自作,收購的收購,足以見得地圖行業,在生活服務方面的重要性。
目前的外賣行業,無論是店家自送,還是像餓了麼這種網際網路企業,送外賣都是靠著招聘一些對本地熟悉的員工。
認識路的情況下,員工自己認識路,配送效率會比參考地圖還要快,但這種模式沒辦法大批次普及,跟不上網際網路行業的高速發展。
今日優選從餓了麼挖來了100多名外賣員,然後配合二十多名IT工程師,正在簡單的描繪上滬市的地圖資料,以備將來外賣之用。
地圖為簡單版本,如鎖定每一家商業區的位置、每一個小區的位置,再透過熟悉路線的外賣員,確定最佳路線,至於商業區內部又或者小區內部資訊,則暫時不管,未來再慢慢完善。
這些資訊的收集,不需要很完善,一個大概就行,等到將來推出外賣業務,外賣小哥的路線經歷,也可以作為參考,再由專業的團隊進行實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