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閥主。”
在發現宋閥之主悄然來到洛陽之後,師妃暄並非避開,反倒尾隨楚牧等人,甚至還在後來直接追上了眾人。
“有趣,慈航靜齋的人竟然敢直接找上宋某,你就不怕宋某動手將你留下?”
楚牧饒有興趣地看著叫住自己的師妃暄,嘖嘖稱奇地道。
他倒是沒想到以自己的惡名,師妃暄竟然還敢直接找上門來,難不成慈航靜齋那群尼姑還給自己說好話了?
“宋閥主說笑了,”師妃暄微微一笑,明明是做男裝打扮,卻顯露出了極為引人的魅力,“宋閥雄踞嶺南,同樣是統一天下的有力候選者,慈航靜齋既然想要想一個明君支援,又怎能忽略宋閥?”
“妃暄是想問一下宋閥主,對這天下有何看法。”
“你這話說的,我們的陛下要是知道了,怕是要傷心死了,”楚牧輕笑了一聲,道,“當年是有佛門的支援,文帝才能如此輕易地篡奪了北周的江山,沒想到時間才過了三十多年,佛門就要捨棄楊家了。而且陛下還沒死,大隋也還沒滅呢。”
“大勢如此,大隋已是回天乏術了。當今陛下倒行逆施,如今大隋遍地烽火,宋閥主又何必故作糊塗呢。”師妃暄正色道。
這時,婠婠插言道:“這天下自然是唯兵強馬壯者得之,唯強者取之。除此之外,難道還有其他路途嗎?總不能說是有德者居之吧。”
這丫頭說得頭頭是道,就是那看向師妃暄的眼神中,不由顯露出一絲譏嘲和敵意。
以往她總是插科打諢有一手,對於政事之類的卻是鮮少插嘴。不是因為不懂,而是知道這方面不是她能插手的。
因為楚牧的打算是讓青璇繼承一切,陰癸派那邊就算是母女同床,也最好莫要插手這種比較敏感的方面。
不過今日,在見到師妃暄之後,婠婠卻是有點忍不住了。
“自古以來,爭奪天下都只有靠刀劍一途,這一點,妃暄也是無法否認。但爭奪天下靠刀劍,治理天下也是靠刀劍嗎?”
師妃暄反駁道:“妃暄想問的,不是如何爭奪天下,而是如何重塑山河,如何讓百姓重新回到安穩的生活中。慈航靜齋想要擇選的明主,是能治理江山的君主,而非是隻會騎馬打天下的將軍。”
“你倒是看的清楚。”楚牧聞言,讚許道。
本來還想著這慈航靜齋的人又要給自己來那一套悲天憫人的套路,沒想到眼前這小妮子倒是一個務實之輩,沒說什麼虛的。
“這個問題,師道,你來回答吧,”楚牧看向青璇,道,“為父將來的一切都是你的,便由你來給這位慈航靜齋的仙子一個答案吧。”
“是,父親。”
青璇應了一聲,看向師妃暄,正色道:“師仙子所言實際上有一點謬誤。能取天下者無一不是當世豪雄,哪怕他們的後輩子孫會不肖,成為昏君,他們也是決然不會的。”
“歷史早有明鑑,不論任何人登上帝座,亦不得不為子民謀幸福,否則他的位子就坐不穩。哪怕是你們眼中的魔門中人取得帝位,也會盡全力重塑山河,而不是任憑魔道中人肆虐,視法度如無物。”
“若師仙子當真想要找到明君,那便不該親自下場,而是要在世外旁觀,直到天下一統,再行出山襄助新君。如此一來,方才不至於因為你等的選擇而使得德不配位之人取得天下。”
“這······”師妃暄聞言,竟是有點啞然。
青璇的意思很明顯,有能力擊敗群雄,一統天下之人,自然也有能力治理天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遠到始秦,進至眼前的大隋,他們都是亡於子孫之不肖,而非是因為開國皇帝無能。
真要是有心相助重塑山河,那便不該在此時入場,讓本來沒能力奪得天下之人勝到最後。
這一點,倒是說的極為有理,但也極為無利。
雪中送炭才能獲得最大利益,錦上添花終究難以讓人重視。現在入世那是扶龍庭,事成之後必有巨大回報,事後排座位分果果是能排到最前面的,等到天下平定了才跑出來······
那怕是連口湯都喝不上了。
佛門當初就是靠著提前投資楊堅才能東山再起,要是等到楊堅篡周之後他們才跑出來,現在佛門估計還在苟延殘喘呢。
不得不說青璇這個回答有點刁鑽,她不說自己如何如何去治理天下,而是直言能取得天下的人必定能治理天下,這讓師妃暄根本沒法達到考教的目的,但又不得不說對方不是信口雌黃,而是當真有道理的。
不過這位慈航靜齋的當代傳人也不是吃素的,她當即抓住了一個要點,“但若是能提前選定合適之人,也可讓戰亂早一步結束,這樣不是更好嗎?”
“既然如此,那便選擇宋閥,”青璇直接拂袖一揮,十分霸氣地道,“重振漢統,光復河山,舍我父其誰。”
“這便是我給仙子的答案,望仙子多加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