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興的不止賈氏族人,就連得知訊息的四王八公勳貴圈子也頗受震動。
勳貴與文官集團分屬兩個圈子,是皇帝用以平衡朝堂的兩股力量。
可以說,勳貴子弟考科舉不止考中困難,就是中了之後融入文官集團也困難。
出身代表著身後的圈子、所處的屁股位置,不是看你有了什麼功名。這也是賈敬終生無法融入文官集團的原因。當年榮寧二府還是炙手可熱的頂級勳貴,他中了進士,文官集團不敢接受、也不能接受。
但賈家一下子中了這麼多童生是怎麼回事,順天府難道受了上面的指示?
這些年邊疆還算太平,沒有戰事,勳貴武將集團的作用大大下降,而文官集團卻蒸蒸日上,已經有由文統武的趨勢,而這顯然是勳貴集團無法接受的。
想重複大宋時的美事,不可能。
莫非皇帝想從內部分裂勳貴集團?不少老狐狸想的深了些。
皇帝看不上太上皇的忠臣心腹勳貴集團,就差沒罵國之蠹蟲。但攝於這股勢力的龐大,一直沒能動手。
整天拿文官集團當刀子,指望對方能抓住勳貴集團把柄,整個兒掃蕩一遍。
但勳貴集團也不是好對付的。二者還處在拉鋸狀態,不知何時分出勝負。
看到小弟如此爭氣,寶玉十分高興,笑道:“再接再厲,繼續參加府試和院試,早點拿到秀才功名,到時候再給你們慶賀。”
被這麼一敲打,眾人最近被捧的輕飄飄的心頓時沉穩下來,還有些羞愧。
“老大說的對,才童生而已。”
“還是要好好準備。不是沒有四五十歲還再考秀才的老童生,你們都不想那樣吧?”
“不想。”
“當然不想。”
小弟們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想到頭髮斑白一臉褶子還在考秀才,全都一個激靈,不忍直視的畫面啊。
“曙光在望,尚需謹慎。”寶玉再三叮囑。
雖然中了數個童生,族長賈珍並未表現的如何熱切,但也獎賞了各家,只能算平淡。
但榮國府裡卻有人極不高興。
王夫人皺眉道:“寶玉,為何讓他們都去考試,把你的風頭都蓋住了。你可是榮國府的嫡支。”
寶玉按著她的肩膀,溫言道:“這是好事。等明年我考的時候才不顯得突兀。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我可不想被人盯上,姐姐當了貴妃已經很招人恨了。”
“有你舅舅怕什麼。”王夫人不以為然。
寶玉苦笑:“舅舅並沒有實權,不是你想的那般權勢滔天。京中比他不能惹的官多著呢。”
王夫人不信:“怎麼會?你舅舅可是九省巡檢,誰不巴結啊。”
“父親的工部員外郎當了十幾年怎麼沒見舅舅幫忙升一升?”寶玉淡淡道。王夫人總是對王家的權勢抱有迷之自信。
“你舅舅說是老爺不會做官。”王夫人用恨鐵不成鋼的口氣道,“但凡他圓滑些,早就升尚書了。”
“呵呵。”寶玉道,“舅舅之所以做到現在的品級是沾了賈家的光。賈家軍中勢力給了王家一大部分。史家兩位舅爺為何不常來榮國府,還不是不滿賈家沒把軍中勢力交給他們。”別替王子騰貼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