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回來的,還有總部派過來的幾位基層軍官幹部培訓組,還帶著總部組織人手,對照國外軍事書籍加上八路軍自己經驗,編寫的軍事教材。
“可惜。”
聽到旅長的想法後,旅參謀長有些遺憾:
“雖然現在武器彈藥好起來了,但糧食依舊是個大問題。”
八路軍是啥啥都缺,但最嚴峻的兩個緊缺物資只有兩種。
武器裝備,糧食。
其他都能熬一熬,這兩個是真沒辦法。
打鬼子,你得有槍支彈藥吧,不能真和鬼子全體拼刺刀。
武士道洗腦的小鬼子雖然楞,但人家可不傻,沒有火力壓制掩護部隊快速逼近,鬼子會放著機槍子彈不用和八路軍一對一玩刺刀決鬥?
你還得有糧食。
不說頓頓吃飽,至少得讓戰士們有力氣和鬼子戰鬥,沒體力拿什麼和鬼子拼刺刀?
偏偏這兩個,根據地都嚴重匱乏。
武器彈藥就別說了,水腰子兵工廠至今都只能生產復裝彈,質量差、產量低,唯一拿得出手的邊區造手榴彈天天被李雲龍吐槽質量差。
糧食雖然能自產,但根據地屬於農業經濟,生產力水平低,還地處晉地山區,土地貧瘠,水資源稀缺,糧食產量在全國都是倒數的,老百姓自己都吃不飽,能供應部隊的實在有限。
而培訓軍官幹部,不僅僅會造成短時間部隊戰鬥力下降,還要消耗不少糧食物資。
培訓班幾百人的人吃馬嚼,基層軍官在各根據地之間的安全護送,需要消耗的物資可不少。
“先小規模培訓一些吧。”
旅長搖了搖頭。
有一百五十多萬發子彈,三百多挺捷克式,哪怕給總部五十萬發子彈,一年內,三八六旅依舊不需要擔心武器彈藥問題。
而且看李雲龍那個語氣和態度,估摸著後續武器彈藥的數量,可以解決全129師武器彈藥需求。
但糧食···
如今根據地的糧食供應情況,就是一根繃緊到極限的弦,已經受不住任何壓力了。
“對了,李雲龍這小子不是給我一包進口白麵麼?”
旅長一拍腦袋,想起了李大團長送給他的進口白麵:
“我去問問李雲龍,看看這小子能不能搞來糧食。”
“徐平那小子回來了麼?”
旅長問向參謀長。
徐平,今年二十二歲,曾經在西班牙上大學,文化水平也相當高,但可惜,期間遭逢變故,只讀了一年大學就無奈輟學。
抗戰爆發後,毅然歸國來到根據地打鬼子,現在是旅部炮營炮二連連長,也是全旅數一數二的炮手。
這小子,曾經在國外部隊擔任過炮兵,甚至參加過多次實戰,不僅僅迫擊炮玩得溜,甚至連身管炮都會,而且技術水平相當不錯。
奈何,部隊裡實在是沒有多少炮彈,一身炮術沒的發揮。
“到了!”
旅參謀長說道。
二月初的突圍,徐平受傷去總部醫院休養。
“讓這小子準備一下,去獨立團!”
旅長咬了咬牙。
“讓徐平去獨立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