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準確的形容李雲龍,應該是膽大心細。
既然李雲龍敢動手,那麼,就必然有相當大的把握。
“行。”
“我會安排好熱湯,撤退路線,做好接受傷員的準備。”
徐虎直語調一變:
“不過,你回去和李雲龍說一聲。”
“我這邊也不容易,小鬼子經常下鄉搶糧,五百人份的熱湯,需要的糧食也不算少。”
“安排撤退路線,安置傷員,都需要不小的人力物力。”
“事成之後,得給我一點辛苦費。”
“這是自然。”
通訊員笑了笑,說道:
“我們團長早就考慮到這一點了,所以,讓我帶了一些定金來。”
“定金?”
徐虎直一愣。
給定金?
這個說法,他還是頭一次聽到。
隨後,他就看到,兩位獨立團通訊員從馬匹上取下了三大包駁殼槍子彈,以及三支駁殼槍放在他面前的桌炕上,並說道:
“三支十響駁殼槍,三千發駁殼槍彈。”
“這是定金。”
“我們團長說了,遼縣戰俘營戰鬥結束後,還會給您一批武器彈藥,作為酬勞。”
“包括,捷克式,和七九彈。”
為了方便攜帶,降低重量,兩位通訊員攜帶的子彈只有三千發,而且使用的是布匹包裝,不過裡面是油紙包裹的子彈。
至於十響駁殼槍,是從獨立團現有裝備中拿的。
這種固定彈匣的駁殼槍,遠不如二十響,可以更換彈匣的駁殼槍受歡迎,但對於縣大隊這種零星和鬼子接觸的部隊,還是不錯的。
“這只是定金?”
“事成之後,還會給我捷克式,七九彈?”
看著桌子上的三支駁殼槍,以及一包包,合計三千發的駁殼槍子彈,徐虎直吞了吞喉嚨。
他的第一反應,是不信。
安置傷員,轉移傷員戰俘,以及準備五百人份熱湯,雖然會消耗不少人力物力,但遠不值三支駁殼槍,三千發子彈。
李雲龍怎麼可能這麼大方。
但槍支彈藥就擺在眼前,由不得他不信。
“對。”
通訊員點了點頭,複述著團長的話:
“團長說,戰鬥結束後,會給你們留一批武器彈藥,作為幫忙照顧轉運戰俘,安置傷員的酬勞和感謝。”
“酬勞和感謝···”
看著桌子上的武器彈藥,徐虎直表情依舊是難以置信,但此時,多了一份糾結。
似乎想說點什麼,但又不知道說啥好。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