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發生災荒的地區。
雖然只是小米和高粱,但也是主食,能吃飽,不會餓死人。
不過糧食是有了,但兵過如梳的這些災荒地區,老百姓甚至連做飯的鍋都缺乏,還有取暖用的柴火也缺乏,很多人的身價,只是一床老舊的被子。
尤其是晉西北以北,這裡人口不少,但缺乏柴火,八月份之後,冬季即將到來,取暖問題嚴重,而根據地雖然幾個大型製衣工廠,但新建沒有多久,棉衣產量嚴重不足,不可能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滿足全部災民需求。
於是,李雲龍大手一揮,從外面採購了十萬多個燃油爐子,發放給災民——用於取暖。
並且開放了低價售賣柴油。
再加上來自根據地鍊鋼廠的基礎裝置,雖然生產優質鋼材,武器級別的優質鋼材還需要一些時間,但生產普通人使用的鍋沒問題。
於是!
數以十萬的燃油爐子,以及數以十萬的大鍋小鍋流入了市場。
與此同步的,還有一桶桶燃油。
柴油汽油都有。
“夠麼?”
趙剛有些擔心。
現在只是試點。
小規模試點,冬季還沒到來。
但爐子不是問題。
別說可以進口,根據地自己也能生產,實在不行,有燃油就行。
取暖很簡單。
帳篷裡堆一個柴火堆,架上泥土煙囪,澆上柴油就能取暖。
但問題是,供應如此多的消耗,燃油足夠麼?
“足夠了。”
李雲龍得以的拿出了一份資料。
八月份獲得燃油的資料。
八百輛太行重卡,每天最大消耗一百噸,一個月三十天,一共獲得二百四十萬噸燃油——其實就差不多足夠用了。
根據計算,一個冬天,一戶家庭最多消耗三噸燃油,和燃煤差不多,就能保證足夠的供暖,就能保證不會有人凍死。
趙剛頓時點了點頭。
“我記得,美國人一年生產的原油是兩億噸?”
但李雲龍對這個數字顯然不滿意。
他問了一個問題。
“對。”
趙剛點了點頭,說道:
“美利堅擁有全球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原油產量,還有全球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煉油能力,僅僅去年一年,就生產原油兩億一千萬噸。”
“兩億一千萬噸。”
李雲龍眉頭一皺。
比他預想的還要多很多。
想了想,李大團長拿出了一份申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