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偉眯了眯眼睛,還是忍不住問道。
眼前的飛機,其實就是為了擊斃多田駿,而出現的新武器。
丁偉警衛員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回覆,摸了摸鼻子,默默無語。
丁偉長舒一口氣。
空重二十五噸,標準起飛重量五十五噸,最大起飛重量六十五噸,包括燃油在內,最大載重額度達到了驚人的四十噸。
“當年和他一個班的時候,這小子可是大力士,能扛著一百二十斤的糧食滿地跑,也就是說,你丁大團長最大能載重六十公斤。”
“目前五架,幹掉多田駿之後,可以每個月囤五架。”
四臺兩千六百馬力的輕質節油發動機,長機翼,使這一架飛機,在輕載狀態下,達到了最大六千八百公里的航程。
“這樣啊!”
起飛和降落距離都很長,對環境要求也比較高。
此時在獨立團機場的飛機,從外形上看,和前世C54相似,但增加了尾部貨倉門,體積也明顯增加,內部貨倉容積自然也大幅度增加。
李雲龍回答。
“但咱幹活的時候,總不能讓他扛著六十公斤糧食吧?”
“嘿嘿嘿···”
二十噸載重量,大貨倉。
“飛機起飛,需要消耗燃油,需要滑油,還需要飛行員,你把運輸機全部載重用來裝物資,它怎麼起飛?誰來操控?”
“五架。”
丁偉眉頭一皺。
每個月五架,有點少。
即便每個月屯五架,一年下來,加上當月的五架,也就六十五架。
“沒辦法。”
李雲龍一攤手:
“獨立團一共就五千人。”
他其實是想要十架的。
但四發運輸機對人員編制需求多,單一架次最少需要二十人,十架就是兩百人。
考慮到後續坦克營,防空營,雷達部隊,裝甲車等等武器,都需要大量編制,
尤其是李雲龍最看重的黑鷹。
以及四發運輸機,其實對於部隊來說,並不是硬性需求,遠不如黑鷹坦克等有效,所以李雲龍就縮減了編制規模。
“也是。”
“不過,每個月五架,好像也夠用了。”
丁偉摸了摸下巴。
每個月五架,一年就是六十五架,單次運輸能力達到了一千三百噸。
即便考慮到後續,部隊會加強重火力,包括團屬榴彈炮,團屬汽車等等,單次運力也達到了一個團。
這樣一來,就能實現,一週之內四個重灌主力團的跨越一千公里的大範圍機動,並且攜帶足夠一次大規模遭遇戰的作戰物資。
“還是用運輸機投擲炸彈,幹掉多田駿?”
丁偉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