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飛機研究所。
“課長。”
一位鬼子軍官走了進來,對著正在一架飛機旁忙碌的掘越二郎彙報導:
“德國的航空技術人員已經下船,預計半小時後到。”
“航空本部讓您去接應一下。”
“知道了。”
掘越二郎頭也不抬的繼續看著眼前的飛機。
發生在北評的,那一場震驚整個帝國航空界的空戰,
敵人的一架雙發轟炸機,僅僅依靠速度和技術,居然在二十多架帝國飛機,其中還有五架零式戰鬥機的包圍下,輕鬆逃走。
如此戰況,讓航空本部,以及海軍部深刻的意識到一件事。
帝國的路,錯了!
帝國航空的技術路線錯了!
現在,已經不是二十年前,機動為王的時代了,雖然飛機的機動性很重要,但速度也不能落後。甚至,更重要。
但帝國技術儲備弱,基礎科技能力弱小,
“德國··”
“但也要注意速度。”
帝國做不到,
但德意志肯定可以。
發動機技術突破,十分困難。
美利堅,雖然近期大規模和帝國進行商業活動,但不可能存在技術出口,甚至開始對帝國進行技術封鎖。
但世界上,不僅僅只有美利堅一個科技強國。
···
“注意高度。”
發動機技術進一步突破,而且是大跨度突破,兩三年的那種。
但是··
“速度!”
尤其是飛機發動機領域。
想要大幅度提高零式戰鬥機的效能,只能裝備大馬力發動機,而且不能有太大的重量增加。
土八路不僅僅有飛機了,還有了大量防空武器,華北地區的天空,不再是他們肆意的跑馬場。
得益於華北地區敵人飛機的驚豔表現,這一次鬼子航空本部和海軍部不再互相沖突,而是統一了技術要求——即便犧牲一些機動性,也要保證飛機的速度。
他們都是在華北地區,服役多年的鬼子飛機,參加過多次,襲擊八路軍根據地,支援地面蝗軍和土八路戰鬥的任務。
帝國生產發動機的工廠,就是他所愛的三菱公司,目前最先進的發動機,最大也不過一千三百馬力,而且體積大,重量也大,故障率高。
“八路軍有大口徑防空機槍。”
德意志的科技,可是絲毫不遜色於美利堅,甚至在一些領域,還有過之。
為此,航空本部和海軍部聯合下達了零式的改進任務,
這一任務,自然落在了零式戰鬥機的設計師,掘越二郎頭上。
想到這裡,掘越二郎猛然抬起頭,雙眼亮起。
寶馬公司的發動機,一點也不比美國人的發動機差。
但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