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三毛錢一斤。”
“進口糧食?”
賈老頭面色一變,連忙問道:
“他們又開始售賣進口糧食了?”
糧食價格,
糧食價格。
關鍵就是糧食價格。
只要糧食價格高,賈府就能活下來,就能自產抵債務。
雖然每天一千噸高粱極大降低了冀南地區對糧食的需求,但隨著八路軍地盤的增加,人口增加,以及湧入冀南地區的難民增多。
尤其是鬼子,開始有意識的向冀南地區驅趕難民。
如今冀南地區的人口,已經超過了五百萬之巨。
也正因為這些原因,
即便依舊八路軍每天向市場投入一千噸糧食,即便八路軍對上鬼子節節勝利,近期,糧食價格反而穩定了下來。
不再下降。
甚至偶爾會反彈一點。
“是的。”
彙報的家丁繼續回答:
“不過每個售賣點,每天只有一萬斤。”
“一萬斤!”
賈老頭頓時鬆了一口氣。
一萬斤,就是五噸。
二十個糧食售賣點,那就是每天一百噸。
這個數量並不多。
尤其是這種適合長期儲存的進口糧食,市場非常暢銷,一百噸,幾乎不會引起價格變化。
甚至極有可能刺激市場,從而導致價格抬升。
這對他是好事。
要知道,賈府手裡,可是有兩千五百噸包裝都沒有開啟的進口糧食。
“他們這是想幹嘛?”
賈老頭看向他的二兒子。
大兒子之前在遼縣,擔任警備隊隊長,遼縣失守後,如今在陽泉,依舊擔任警備隊隊長。
所以家裡最聰明的是二兒子。
“八路軍很聰明,他們不僅僅用銀元穩定新冀南幣幣值,還以糧食價格,輔助穩定新冀南幣幣值,所以如今市場對新冀南幣接受度很高。”
“尤其是冀南地區,幾乎和銀元差不多了。”
“現在他們維持糧食價格不變,新冀南幣兌換銀元下跌。”
賈府二兒子面色陰沉:
“他們這是在貶值銀元,造成我們手裡的銀元貶值。”
“爹,我們抵押貸款,貸的是新冀南幣。”
“但現在,我們手裡的可都是銀元。”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