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卡車能滿載六十五噸貨物。
張萬和能夠想象。
無非是把卡車做得大一些,發動機大一些,貨箱大一些就行。
但還能在泥濘的未鋪裝公路上行駛,保持每天最大三百多公里的行程。
這怎麼可能?
卡車越重,對公路質量的需求就越高。
這可是常識。
除非是履帶。
但履帶對維修需求高,而且李雲龍也說了,新的卡車是輪胎,而且只有八個輪胎。
“會是什麼樣的卡車呢?”
張萬和喃喃自語。
後世MAZ—573是蘇氏軍用特種重型軍用卡車。
中央充放氣。
特種底盤,
全輪轉向。
等等,各種超先進技術都應用在車上。
其一系列的延伸型號,經常載著幾十噸的導彈,在廣袤的西伯利亞平原上機動,其效能之強悍,是後世民用車輛難以望其項背的。
越野能力之強,堪比履帶車輛。
同樣的,也有其造價不菲。
維護費用也極其高昂,包括輪胎在內的各種特製零件,專用維護裝置,都是吞金獸。
也就是系統大爺能不計成本,技術過硬,不然誰能用這玩意大規模運輸貨物?
···
“又開始修路了?”
近期,鬼子叮根據地盯得死死的
根據地大規模擴寬公路的動作剛開始,鬼子就有了訊息。
“嗨。”
“根據航空偵查,以及特高科情報。”
“八路軍在進一步擴寬從楊村出發,前往遼縣的公路,並且進一步加固橋樑。”
參謀回答。
“他們這是打算加大向外運輸糧食麼?”
筱冢義男迅速推測。
已知!
獨立團駐紮的楊村,是土八路獲得物資的外來通道卸貨點。
所有的物資都在這裡交給土八路。
然後土八路再運輸到其他地方。
前者運輸方式為止,甚至蝗軍都難以想象,但後者,是透過土八路人背馬扛,馬車拉的方式,運輸到其他所謂土八路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