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有重要情報,涉及到八路軍物資來源和渠道的線索,會第一時間向他彙報。
“根據潛伏進八路軍的蝗軍秘密情報人員傳遞出來的訊息。”
來人壓低彙報:
“他拿到了太嶽山區八路軍的每月軍事物資表。”
鬼子佈局國內幾十年,情報力量不容小覷,潛伏間諜數以千計,幾乎遍佈國內,涉及各行各業,每一個勢力都有。
再加上八路軍保密體系尚未完善。
如今一發力,居然弄到了太嶽根據地後勤中心的武器彈藥統計表格。
但畢竟是高機密軍事機密,鬼子間諜只能倉促拍幾張照片,所以只搞到了目錄總綱表格,以及部分資料,詳細資料沒有到手。
“喲西!”
松崎直人大喜。
武器彈藥統計表格。
這可是絕對的機密。
···
“喲西。”
比起松崎直人的興奮,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更加激動。
“每個月只能獲得一個團的武器裝備?”
看著手裡的照片,多田駿激動地來回踱步,以發洩內心激動。
“嗨。”
“根據對照片的分析。”
北評特高課負責人彙報道:
“援助土八路的勢力,似乎有什麼限制,糧食等物資可以大規模提供,但武器裝備,每個月只能提供一個團規模。”
“根據對戰場分析,這條情報,可以確定是真的。”
“喲西。”
“喲西。”
多田駿連連喲西個不停。
每個月一個團規模的武器彈藥,也不少了。
一年就是十二個團的武器彈藥。
尤其是,那個支援土八路的勢力,工業技術非常先進,不說那些射程超過三公里,五公里的60和82迫擊炮,就算是三八年式步槍,質量也穩壓帝國一大截。
精度更高,故障率更低。
但數量固定了上限。
算上裝備損耗,也就是說,土八路靠著外來武器彈藥提升實力,最多隻能組建出十二個主力團。
大約三萬六千人。
也就相當於帝國一個半甲種師團。
剛想到這裡。
“不過,他們的團是按照五千人規模計算。”
特高課的人就讓多田駿面色一黑。
五千人的一個團。
每年十二個團,那就是六萬人的武器裝備,也就是說相當於帝國兩個滿編甲種變師團。
“想來彈藥不會太多。”
“尤其是炮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