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之中,白寧似乎來到一處彷徨之境。
這裡一片虛無,好像什麼都沒有,但又好像什麼都有。
不經意之間,這裡是無限荒蕪的地界;
稍有所想,伸手觸及的地方,似乎就能感知到自己所思所想的物品。
此時的白寧,彷彿身處於一處幻想的盒子裡面,有所思,便是江山萬里,無所想,便是虛無純粹。
某種感覺之上,這更像是一種更為純粹的意識空間,較之於當初白寧所經歷的幻境迷宮,似乎要更為的玄妙一些。
彷徨迷亂之間,白寧隱隱約約的有點覺得,這片空間,是不是就是自身的意識空間。
經由特殊能量場的剝離,白寧的意識已經從身體的五感之中徹底脫離,進入到這種玄之又玄的意識空間之中。
意識寄託於大腦,但在此時此刻,白寧的所有意識,似乎全都集中於大腦,又或者是某處未知空間之中。
人在睡夢之中,是能夠透過基礎的五感繼續感知世界的,可是現在的白寧覺得,他與外界的所有感知通道都已經被切斷,進入到最為純粹的自我意識之中。
利用佛家的說法,這似乎就是所謂的入定,但又不是那種傳統意義上的入定。
道家之中也有內視的說法,觀心照己,靜養元氣。
《千金要方》雲:常當習黃帝內視法,存想思念,令見五臟如懸磬。五色了了分明,勿輟(停)也。
靜神定心,在氣功人靜狀態中所自我保持的意念,便可內視周身,內視臟腑的形態色澤,觀摩內氣沿經絡循行的狀況等。
不過,就白寧當前的這種狀態,此種形式的意識空間,好像只能侷限於自己身的意識之中。
在某種情況下,更像是一種缸中之腦的既視感。
人可以在意識世界之中無限遨遊,但再也無法真實地感知這個世界。
基於這樣的假設,難道可以在這樣的意識空間之中造物嗎?
有種充當造物者的悸動若隱若現,當其突破某種臨界,白寧的意識開始蠢蠢欲動,所思所想之中的千里江山,似乎近在眼前。
又一個世界被構建出來,白寧似乎能夠永遠的生活在這個一模一樣的虛幻世界之中。
心中的豪情剛起,某種急速跌落的眩暈感猛然襲來,剛剛構建而出的世界,也在這一瞬間分崩離析,化為虛幻的碎片逐漸褪色。
頭疼欲裂的感覺迅猛襲來,猶如一道狂吸海水的水龍捲,正在肆無忌憚地破壞著白寧的神經系統。
在某種意義上,白寧似乎要在這種劇烈的疼痛中就此終了,化為一具枯骨,橫屍在這幽深的地底深淵之中。
疼痛感的陡然席捲,似乎觸發了什麼本能的應對機制,一種令人愉悅的觀感在大腦的深處勃然而出。
這種美妙的感覺,猶如仙境降臨,使得白寧暫時忘卻了之前的劇痛。
意識慢慢地舒緩過來,所有的一切似乎又復歸於當初的那片虛無與遼遠。
這個世界有太多東西不能被人所理解,就算身處於這樣的奇幻洪流之中,也只如匆匆過客,不曾為認知多一分見解。
這架所謂的幽冥之主,確有被稱之為幽冥之主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