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寧都有點覺得,這是不是劉誠的第二人格,一個略顯自大狂的虛妄人格。
按理說,劉誠十五六歲的時候便喪父,對於御龍一族的過往歷史其實並不太清楚,只是身負有御龍血脈而已。
這個被壓制的第二人格就算再有所不同,其實也只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隱藏人格罷了。
可是,轉念又一想,僅僅只是一個董姓,劉誠便能聯想到豢龍氏,這就說明在他的記憶之中其實還儲存有一些必要知識。
這,很可能與當初他所得到的那本筆記有關。
混吃等死的劉誠可能記不清筆記之中的內容,這個孤傲劉誠肯定記得。
不過,記得一些瑣碎資訊又能怎樣,這不過就是一個力氣稍大的自大狂而已。
“外面的那個敵人善於用毒,且隱於暗處,我們找不到他。
現在,毒物對於我們的影響已經快要達到極限,外面的那個敵人隨時可能會進來收割勝利的果實。”
自大狂又怎樣,只要其心中存在一些必要的資訊優勢,那麼藉由其自大的性格,一樣可以壓榨出一些有用的資訊出來。
如果能夠找到破解毒藥的辦法,例如說像當初那樣能夠利用酒精來破解某種迷藥,他們當前的處境就會好很多。
“這是豢龍氏一貫的對敵手段,找不到他很正常。
你們這些普通人的抗藥性很差,會如此狼狽,也很正常。”
說完這話,孤傲劉誠自顧自地靠坐在一旁的躺椅子上,渾身上下都處於一種放鬆的狀態。
這一躺下,其身上那種混吃等死的勁頭突然就濃郁起來。
也不知道,這種孤傲的外部氣質,是不是劉誠臨時裝出來的,就算其有第二人格,但其本質上還是一個混吃等死的人。
“普通人,你的體質很特殊嗎?”
心中雖然看不太懂此時的劉誠,但在其話語之中,白寧敏銳地洞察了一處隱藏資訊。
雖然“普通人”三個字元合一個自傲者的慣常用詞,但基於劉誠御龍氏的身份,白寧還是下意識地覺得“普通人”這三個字,應該蘊含有更多的意義在裡面。
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推演到當初遺留在崑崙山的眾多氏族,御龍氏和他們之間的本質關係到底是什麼。
人類和其他不同亞種之中的關係,很可能就隱藏在“普通人”這三個字之中。
“倒也沒什麼特殊之處,只是你這種普通人太過垃圾了一些。
當初你們就是用於當苦力的消耗品,賦予太強的體質,似乎也沒有任何的意義。”
劉誠此時的態度,更像是一種上位者的不屑一顧,對於當前人種的絕對輕視。
這是一種來自於血脈深處的自大和傲慢,就好像人類會自詡萬物之靈,對於其他靈長類動物帶有一種天然的優越感。
猴子、猩猩這類的詞彙,在一般語境也帶有一定的侮辱意味。
能夠將自己與人類進行橫向對比,這種資訊來源,很明顯不可能存在於當初那本單薄的筆記本之中。
非常奇怪的記憶來源特性,使得白寧都有點覺得,是不是整個御龍氏族在記憶傳承上會有一些什麼特異之處。
基於這樣的特殊性,白寧倒是覺得可以從孤傲劉誠的身上獲取更多的有效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