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場中形勢的判斷,確實會產生一定的疑惑,更是不能確定這種疑惑到底是出於主觀的偏差,還是出於外部的干擾。
不過,眼前就是出路,我們難道還需要在這裡斟酌出一個什麼所以然來嗎?”
江映雪感到自己的腦子確實有點亂,但正所謂快刀斬亂麻,直接衝出去不就好了,為什麼還要如此的猶豫不決?
“隧道的盡頭,意味著我們已經接近遠古遺蹟的核心區域,管理核心對於這片區域的控制能力更強,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再者,我們所選擇的道路越是成功,那麼對於管理核心的威脅就越大,它更是不可能會放過任何針對我們的機會。
你覺得前方是一處生路,這也只是一種主觀的臆測,誰也不知道前方到底是什麼。
主觀判斷的混亂,想要離開這條隧道的原始驅動力,嘗試了也不一定會吃虧的本能反應,各種綜合因素,會導致我們可能義無反顧的衝出去。
可是,前方等待我們的,真的是一條出路嗎?”
聽聞到白寧的此種分析,江映雪覺得很有道理,人對於未知事情的判定,通常都是基於各種過往經驗的匯總,以及當前心境的抉擇。
他們身處於這裡已經很久了,與管理核心之間的交鋒也已經進行了好幾輪,他們的主體行事風格應該已經被管理核心給總結完畢。
藉由這種特殊的瞭解,管理核心為他們專門設計一處陷阱,也並沒有什麼好驚奇的。
按照白寧的思路整體思慮一遍,白寧之前的判斷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可是,這種多疑到近乎於偏執的狀態,又讓白寧顯得像是一個瘋子。
兩種不同的感官在江映雪的心中反覆激盪,這加深了她對於當前情緒干擾的忌憚程度。
“那怎麼辦,前方不能去,我們總不能開始往後退吧?”
就算白寧分析得很有道理,但他們總不能因為這種分析而止步不前吧?
這種行為和固步自封又有什麼區別?
不管是前進、後退還是停止,這三樣選擇對於管理核心似乎都是有利的。
除非,白寧能夠再次找到離開這裡的準確出口。
“我們進來的時候,隧道口是關閉的,沒道理在我們離開的另一端是永久開啟的。
還記得我之前所做的地鐵類比嗎?
只要管理核心能夠隱藏好地鐵車廂,那麼我們就只能乖乖的步行離開。
那麼,稍作猜想,如果現在管理核心將地鐵車廂偽裝成為出口,我們是不是會被瞬間送到其他不可知的地方?”
白寧的猜測總是如此的奇思妙想,在觀察入微的同時,也能讓人感知到其中的大開大合。
“難道這裡也有一處幻境迷宮嗎?”
對於面前的這片幻景,江映雪依舊毫無頭緒,虛無縹緲的東西總會給人以一種無從捉摸之感,也只有白寧這種曾經深入過幻境迷宮的人才會有解決辦法。
“如果用於製造幻境迷宮的機器這麼普及,當初在樞紐中心就不會是一隻監視機器充當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