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花的到來,最幸福的是李二家四口人。
好幾年沒捨得吃過這麼好的飯菜,還頓頓是好的。
李二以前去老丈人家都不好意思添第二碗飯,和姨母相認後,卻能頓頓吃飽。
要說第二幸福的就是二柱子。
他夜裡睡覺盼早上。
早上出門,盼晚上趕緊回家。
有了外婆在,每日家裡早上那頓飯是最為豐盛的。
肉菜什麼的都是放在早上做。
等晚上在燈籠的照亮下歸來,卸好車,用大鍋裡的熱水洗洗手,屋裡飯桌上更是從不少熱湯熱飯。全是他愛吃的。
他能不想姥姥嗎?
他都不想姥姥走啦。
在左家歡快的氣氛下,大年三十,如約而至。
秀花一早上,帶領家裡人,包括李二,通通換上了新衣。
李二和李二媳婦的新衣,是撿的左撇子和白玉蘭的舊衣服改的。
倒是李家倆孩子的衣裳是純新的,用帶來的染花布,由李二媳婦現趕製做出來的。
本來帶來那塊布是要給羅峻熙做新被罩。
這不是尋思,年後羅峻熙已經聯絡好新書院,過了初五就走,要到那府城往前三十多里路外的慄山書院,突擊學習一段日子。就為了接下來應試舉人。
咱家那被褥不能太破,沒想到得到訊息,書院那麵包吃包住。這塊布才給了李二家。
提起書院,用秀花的原話就是:哎呦,能進去唸書,費老鼻子勁兒了。
咋回事兒呢。
就不提挖門盜洞的,又是找永甸縣知縣李大人給做的引薦人,又是永甸縣書院院長給寫舉薦信。這些早就都準備好了。聽說人家那書院,在整個九州都是有點兒名頭的,不是啥人都收的。那位山長,以前是個大文臣。各地來拜訪學習的學子特別多。
只提,學不了多少時日啊,只為下次舉人科舉,突擊學習一番,就要二百兩白銀束脩費。
這是往上交的,還不算零花。
這錢也等不及羅婆子給。年前二十九,這事兒才算徹底定下來。
因為人家是有名額的,不是咱想交錢就能進。慄山書院科舉班,只收三十個人,分大小班,有考舉人的,有考貢生的,想進去除非將別人的名額佔用。
本來是不報希望的,羅峻熙都想退而求其次,只在城裡書院簡單鍍鍍金就去應試得了。
沒想到羅峻熙運氣好,有一位定好的騎馬摔壞了腿,可能科舉都會被耽擱。這才空出一個名額。山長又源於和永甸縣李知縣家裡認識,聽說還很看重羅峻熙年紀輕這一點,這才在一大堆備選名單下,選了羅峻熙成為第三十名入院突擊學習的學子。
有了以上入學困難的插曲,被折騰一番下來,左家人恁是很高興。
朱興德開心的一遍遍拍著小妹夫肩膀絮叨:
“二百兩不貴,真不貴。
我聽他們說,有好些人恨不得想花五百兩八百兩買這麼個名額,就是對方不收。
你以為那個書院在意的是錢嗎?人家不在意。一般連錢都不想賺的,那全是有大本事的人,咱才是撿了大便宜,你只管去好好唸書。”
不囑咐一番,朱興德擔心小妹夫日日在心裡合計,每日平均下來核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