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查。
小小的梁賊人案子,會被直接調走。
這時候又輪到新任知縣急了,別的啊,調走前,先審完偷盜。這都審一半啦,要有始有終。
而且一碼是一碼,就不麻煩大理寺參與了。
大理寺只管那些大事兒就成。那鐵礦都給你們,咱們分著辦案。
新任知縣還解釋道:
畢竟老百姓已經告到他這裡來了。
百姓們也連聽好幾日了,不給結果,那心裡多刺撓啊?哪有那麼辦事的。
反正樑賊人他們都是一死,誅九族還是什麼的,隨便。先將這個事情瞭解。要不然他的威信何在。
“升堂!”
驚堂木那麼一拍。
在第四天傍晚,京城派來的將軍不得不旁聽,惹得這位都頻頻看向羅峻熙。
為啥呢。
因為羅峻熙嘴皮子實在是太溜了。
一改之前廢話多的表現,直接直奔要害,噠噠噠只幾句話就說完了。
完啦?
完了。
然後口頭禪還是那句“綜上所述……”
最後,羅峻熙一拱手,還調動外面百姓們的情緒,也對外面的人一拱手,再轉回身時,一副“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的模樣,大人,天理昭昭,您判吧。
羅峻熙朗聲請求知縣大人做主的聲音一落,外面的百姓也激動的跟著一起跪下,青天大老爺,您判吧。
在公堂上坐著的兩名府城官員,本來由於京城武將的到來,怕沒好果子吃。被這一幕攪合的正心裡不知飄到了哪裡,很是心驚膽戰。
可是在羅峻熙幾句話就完事兒時,仍然抵不住分心了。
控制不住不分心,眼睛斜向羅峻熙。
怒不可及心想:你咋不接著磨嘰了呢。
你明明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事兒,你磨嘰好幾天。
你之前詭辯的那些律例,要是真的很有道理,你為啥現在又能幾句話講的明明白白。
就可見,你之前是在胡攪蠻纏,簡直是太氣人。
最可惡的是,你還帶動氣氛。
而審理長達四天的偷盜和青城山案,也終於在羅峻熙帶頭、百姓們一起請求的聲音中,終於落下了帷幕。
“斬!”
但不是現在斬。
新任知縣坐在公堂之上,大聲告知百姓:
梁賊等人罪孽深重,還有其他案件並未審理完,待到大理寺再審、再判,最後人頭落地可能會在京城伏法,也可能會再次押回祖籍永甸縣,在鐵礦犯罪地點伏法,以示警戒。
所以,斬人頭這事兒會壓後。
另外,梁賊等人家產充公。
為掩飾其他犯罪行為,偷盜手段極為惡劣。
除理應還給左家、羅家、朱家被偷盜銀兩外,扣除羅母受傷醫治的藥費,還要按律例,依照所偷盜數額,賠償三家翻倍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