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想而知,羅峻熙在附近村人心中,前途有多麼不可限量。
所以說,白玉蘭的老孃那番話,不完全是吹牛。
莫欺少年窮。
你別看那羅峻熙眼下和咱一樣在地頭幹活,在撇子家一樣啃窩窩頭,那小子一旦起來就會勢不可擋,那就得跟那竹子似的唰唰一夜長起來,咱村裡人就要仰望了,更不是去和人比誰家田多田少的事兒,那都不是一個層次的。
這就是惟有讀書高嘛。
真考下來,往後咱見到人家不服都不行。
還有,就前一陣,那羅婆子親自證實,說左家小閨女做兒媳這樣好那樣好,她做婆母的也不曾虧待,過禮騾子車又給糧。
那一夜,說句不好聽的,有多少人家捶胸頓足後悔。
之前本來以為羅婆子不是個好相與的,咱還能拿這話安慰自己,婆婆不好相處一切都白搭,考下來備不住會給兒媳換掉,這才能勉強壓住嫉妒左撇子和白玉蘭的心,村裡的姑娘們也不覺得在左小麥面前矮一頭。
可是,這麼一證實沒磋磨兒媳,連里正家的兒媳們聽完都鬧心吧啦。早知曉也讓自家閨女跳河去救羅峻熙了。
也是那一夜才知曉,原來羅家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挑剔女方家條件,有許多人家不甘心到都睡不著覺,毀得腸子都青。
說白了,不過是一句話:咋不惦記十里八村唯一的讀書人做自家女婿呢,那叫能鯉魚跳龍門。帶動全家跳出這大泥灘子。
以上,這都是屬於明白人,不用白玉蘭的老孃威脅也知曉讀書人一旦考出來的好處。
而糊塗的,那日被白玉蘭的老孃一罵,回頭暗下里四處打聽,也算明白了。
就比方說,那日後,有些村裡人閒嘮嗑問過里正叔,羅峻熙考下來,左撇子和白玉蘭有啥好處啊?岳父家再親,還能親過親孃?人家姓羅。
當時問這話的,就有左撇子家西院鄰居李婆子的兒子。
里正叔沒搭理話茬,但擋不住他兒子顯擺接話,誇誇其談說:
那好處可多了。
人家往後家裡甭管買多少田地,不交稅,種多少吃多少,你家行啊?
人家能一個人,就免除家裡兩個徭役兵役名額。
徭役還好,只要沒累死能爬回來,兵役那才叫十去九不回。你家被抓走壯勞力,哭的哇哇叫喚,人家卻說免除就免除,你能比嗎?
羅家還就剩下那一位娘,那羅峻熙又沒有旁的兄弟,你說免的是誰家的?你說老丈人家會不會借力。
更不用其他更大的好處,那好處恐是咱都想象不到的,就看人家能考到哪一步。
而且遠了不提,就說真考下來,咱村要是能沾上邊,咱村都借光。
就有人稀奇問了:村裡借光不是應該羅家本村青柳村,和咱遊寒村又有什麼關係。
里正家的大兒子就說了一件曾親眼見過的事。
先解釋羅峻熙考的童生試,三年才舉辦兩次。
然後說,就上一屆的童生是那西頭鎮的。
也是這時節唄,收上糧去縣裡繳稅。
那排的,老長的隊伍了,見不到頭。
那西頭鎮童生所在村的里正就能加塞,提村裡那童生名字好使。
什麼童生村、秀才村,舉人老爺家的老宅村,咱縣裡就是沒出過進士,要是出進士,算是看好啦,進士官老爺七大姑八大姨所在的村落都會跟著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