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一千架則是來到中下游地區運送物資或者去低窪平原地區舀水。
沿江兩億多居民每家每戶沒人都有一套救生衣、救生圈、無源外骨骼,俗稱“游泳套裝”,各市、縣、鎮、鄉、村內部庫房中,一批批救生艇早已嚴陣以待。
在所有人都屏氣凝神等待的時候,內地氣候忽然開始劇變,大家意識到:終於來了。
南北各有大片的雲系,雨水如同江南梅雨時節嘩嘩的下著,西部甘寧、兩省區域性地區甚至出現了暴雨天氣,東北松花江、嫩江兩條主要河流開始躁動不安。
這個時候其他地區本來心中還有些疑慮的人都不再懷疑氣象資料是否準確了。
現在是個人看到了這種不正常的降雨量都意識到今年不太安穩,所有人都不再懷疑持續了大半年不計成本搞得那些預防措施有沒有用了。
六月中旬之後,長江中下游持續的大暴雨直接打在了所有人的心裡,很多人甚至從來都沒見過這麼大的雨能連著下十幾天的情況,而天上的烏雲可不會關心地面居民的想法,大雨就這麼一直持續到了直到七月初。
對於這個月的降雨量,很多居民心裡其實清楚,要是沒有三峽,沒有這大半年來不計成本的進行大建、種草,現在他們家的房子現在肯定已經被水淹沒不知所措了,所以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更多的人不再心存僥倖加入到了防汛行動之中。
防汛第一階段行動開始。
轟隆隆——
全軸長2309米,高185米,頂寬15米,底寬126米的混凝土重力壩猶如一面銅牆鐵壁抵擋住了上游的巨大沖擊。
而三峽攔截面那一邊的水位雖然有三千多架直九改還有很多輸水管進行壓制,可依然在節節攀升,終於積蓄到了145米這個洩洪水位,洩洪壩上的幾個深口開啟,強大的水流按照為它設計的向上噴射軌跡排出。
經過三峽這麼一緩衝之後,中下游地區也得到了大量的緩衝時間,可以暫時不用考慮上游那天文數字般的水量忽然被轉移到下游,現在他們只需要去應對當地強降雨所帶來的河流湖泊水位暴漲的威脅,這個時候大家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
廣闊的江淮平原上,從平面視角看去,就會看到一堵又一堵的塑膠牆像圍籬笆似的在圍在地上,一塊又一塊防汛板圍城的小方格里已經積蓄了大量的雨水,但對於陳意他們設計的喪心病狂高度超過一百米的“蓄水池”來說是真·杯水車薪,長江中下游沿岸不知道有多少這樣的蓄水池。
而且一群又一群直九改往來在上空,吊著一個個看起來同樣喪心病狂的集裝箱沒入水池中進行“舀水”。
同時很多地方地區那明顯是人工開鑿出來的乾枯河床也在承接著蓄水分流工作。
一時間倒是壓制住了河流水位上漲的速度,但天上的暴雨卻一直都沒有要停息的意思,河流的水位還是在緩慢而堅定的上漲,部分地區水位已經到達了警戒線,很多人工河床倒是表現的很堅挺,水位連三分之一的高度都沒有。
這代表著僅靠海龜、直九改的舀水,三峽的攔截以及防汛板拼接而成的蓄水池已經不夠了,於是防汛行動進入到了第二階段。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