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緊接著一個新的疑惑出現了,華國是怎麼確定馬上就會有洪水的?
像是為了解答所有人疑惑似的,cctv專門釋出了相關講座。
“去年下半年,太平洋赤道區域水溫不正常變化,預示著本世界最大的一次厄爾尼諾現象出現。
該現象對於我國的江河中下游地區的降雨量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專家預測今年將長江中下游將會爆發一場特大洪水,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做好一切的準備。”
一陣解說之後所有人終於明白了,同時厄爾尼諾現象也成了內地民眾特別是沿江地區群眾們所關注的重點,因為這關乎到他們的房子今年還保不保得住。
這個時候官方已經處於“我不裝了,我攤牌了”的狀態,所有行動更加迅速。
一排又一排防防汛板矗立在農村、城鎮周圍,一個個大堤被加高加固。
迄今為止內地為了防汛已經投入了差不多兩百億rmb而且還在加大投入,預計到六月份汛情開始的時候這個數字將增長到至少兩千億。
不過賬也不能光這麼算,不提經過充分準備之後能減少多少損失挽救多少人命,光是防治水土流失、永久的穩定內地中部地區的汛情就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更不用說藉著這個契機大批農村開始選擇種植皇竹草這種工業原材料,因為大家忽然發現皇竹草這種很容易種的東西好像很值錢的樣子。
這一下子就帶動了至少一億多農村人口加入了“農村包圍城市”。
如果是一般時期,要想有這個效果起碼得耗費大半年的時間,而現在不用去推廣,大家看到官方是怎麼處理那些保水固土地區的皇竹草的時候心裡也琢磨了起來,再一問價錢便心動了,這可比種糧食種蔬菜賺多了。
於是長江沿岸就變成了一片蔥蔥郁郁的樣子,但一些不好的聲音也開始在網上傳播了。
《下一代農村的年輕人都不種糧食了,我們吃什麼?》
克拉馬衣地區遠離城區的一棟大廈外形的建築內,陳意看著螢幕上感覺有些熟悉的標題冷笑著說道:“這群撲街活該被餓死!”
記得他剛穿越那會兒,網上也經常出現類似的話題,大致意思就是:內地會種地的人越來越少了,農村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去種地,那以後大家該吃什麼?
一旁的郭小鵬搖了搖頭說道:“boss,你太偏激了一點,可能人家只是沒種過地不瞭解真實情況。”
而陳意嘴角上的諷刺意味更加的濃郁了。
“不是我偏激,而是我發現很多人的思想就是農村裡的下一代就必須得去種地,不然大家就沒吃的了。
你說,既然他們這麼但心糧食短缺的問題,那為什麼自己不去種呢?”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