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負責對叢集下達一些宏觀的模糊戰術指令,而具體到每一個基礎單元的動作譬如加速、減速、開火等等這些具體行為,都是由螢火蟲自身所攜帶的程式進行自動化操作。
測試中使用的全部都是實彈,儘量還原真實的戰場環境。
就在大家想著襲擊會從哪裡出現的時候,劉濤忽然提醒了一句。
“各位,測試已經開始了,第一波火箭彈襲擊正在被攔截!”
不待其他人反應,大螢幕忽然分出了一半的尺寸形成了八個小視窗。
每個視窗的背景畫面都是一片一望無際的戈壁,只不過半空中都有一群火箭彈正處於高速移動之中,劃過天際,每個視窗三四十發左右看那數量至少也得有近兩百發。
不一會兒,火箭彈消失在了畫面之中,而八個視窗畫面也再一次的切換,彷彿接力一般,整個實驗場地做到了全程對火箭彈進行跟蹤,以得到現場肉眼可觀測的畫面。
而另一邊,一百多隻螢火蟲仍然在按照固定路線遊弋,像是沒有察覺到襲擊將要到來似的。
“這是八個位於三十公里外的90式火箭炮發射陣地所發射的122毫米火箭彈,旨在消滅靶場的五個目標,同時我們也對八條彈道行進路線的環境進行了一系列佈置,對於鐳射武器威力的干擾程度各不相同。
而靶場內的探測雷達的掃描射程我們設定為十五公里,也就是說給這些螢火蟲反應調整然後再成功攔截的時間,只有火箭彈飛行十公里所需的二十幾秒時間!
要是火箭彈進入了靶場中心五公里的範圍內,就算被螢火蟲成功攔截,那也會算作保護目標被摧毀,任務失徹底敗。”
接下來的二十秒之內,所有人都緊張的盯著大螢幕上的兩塊不同的區域。
都在耐心的等待著火箭彈與鐳射反導攔截系統之間的碰撞,面對這種苛刻的條件,所有人都想看看那群螢火蟲會有怎麼樣的表現。
雖然對於螢火蟲這種價效比不高的產品興趣缺缺,但他們還是很好奇測試結果倒底是怎麼樣的。
隨著火箭彈區域再一次的切換畫面之後,螢幕上忽然響起了羲的提示音。
“離目標直線距離十五公里。”
所有人都精神一振,接下來他們只看到靶場中一百多隻螢火像是開啟了什麼開關一樣飛行軌跡變得混亂了起來,但是在這混亂之中又給人一種井然有序的感覺,不到兩秒鐘就分成了八組。
八組的行動都各不相同,其中七組組成了七個不同的陣列主動向外移動準備進行攔截,可還剩下一組的動作卻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
大家就看著這一組十幾只螢火蟲機身尾部忽然噴射出一陣陣火焰,嗖的一下向前衝鋒,同時螺旋槳部位徹底和機身分離,機身就這麼當自己也是一枚火箭彈,向著十幾公里外的火箭彈叢集衝過去了。
一群人看著這明顯是自殺式襲擊,都很不明白這麼做的用意,這是要自殺式攔截?
他們看著劉濤等待他的解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