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這個問題之後,華天表情不變,眼神卻冷了下來,臺下第一排的人也都紛紛扭頭看向那位記者,而其現場他人卻是一臉莫名其妙,顯然大家都沒反應過來。
這種算是圈子內部的非公開釋出會能有人來砸場子,大家不都是被拉來捧場的嗎,就算doa再怎麼樣也不能拆臺啊!
這是哪家的人這麼不給面子?
現場氣氛就這麼尷尬了下來。
陳意也仔細的瞅了瞅那位記者,是一個歪果仁,哪個國家的看不出來,不過看那哥們的話筒上的標誌,漢斯的《明日報》。
搞清楚這個記者的身份之後一陣無語望天,你們這些西方來的記者是不是都喜歡搞個大新聞啊?
行吧,我就給你們一個大新聞!
《明日報》,隸屬卡弗集團,老闆艾略特·卡弗,是1941年出生在漢斯漢堡一個小資產家庭的英德混血,父親經營著一家小報社,名字就是《明日報》。
艾略特大學畢業後去了港島,在一家小報社裡工作了五年,1968年父親去世之後便回到了漢堡接手了《明日報》。
接下來的二十幾年裡,先是利用冷戰的大背景,脫穎而出贏得了西歐國家的支援成立卡弗集團,讓《明日報》成為西漢斯以及周邊國家發行量最大的報紙。
博林牆倒塌的前夕,卡弗集集團已經發展了成了西漢斯本地的一個廣播、影視、唱片、報業、印刷、it等諸多領域的龐然大物,在整個歐洲都算是赫赫有名的傳媒帝國。
而博林牆的倒塌又為卡弗集團帶來了新一輪高速發展的契機,東漢斯以及東歐的華約國家開始了激進的私有化程序。
接下來的時間直到現在,艾略特不僅把他的傳媒帝國擴張到了整個東歐,還大肆併購了東歐很多的重工產業,至此卡弗集團不僅有了筆桿子而且還有槍桿子。
但艾略特這孩子腦回路顯然有點不正常,和一般的財團不同,就算卡弗集團發展到今天這種地步之後核心仍然是傳媒,其他實體制造與武力部門都是為了方便他去搞大新聞而存在的,沒有大新聞也要自己製造一個大新聞出來。。。
卡弗集團業務在世界大部分地區擴張的都很順利,可唯獨在米國、袋鼠國與內地栽了跟頭,特別是米國與內地。
米國與袋鼠國是魯伯特·默克多這個傳媒大亨的主場,和艾略特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歐洲這邊艾略特佔優,可卡弗集團在米國則是被魯伯特給按在地上錘。
而內地對於私人傳媒行業的限制的大家都懂得,就不多說了。
米國那邊就算了,已經有人佔坑了,可內地這個地方完全就是佔著茅坑不拉屎,艾略特一直都對這個十幾億人口的巨型市場朝思暮想,已經開始準備搞大新聞了。
得益於東南亞三巨頭帶動了整個亞太地區的大發展,整個東南亞工業水平提高了一大截,連帶著南越這個潛水了很久的小透明也間接收益,海御市造船廠裡的海影號本來預計在97年上半年完工,可現在進度加快,差不多可以提前個一年就下水服役了。
好吧,陳意這時又想起來被新娘給砍了的詹姆斯·邦德,要是他沒穿越的話,卡弗集團會是被007給禍害掉的又一個巨頭。
不過,《明日報》的記者這個可以說是來砸場子的行為又是怎麼回事?
難道以為legion好欺負?
前面馬辣燙介紹的時候都說了那麼一長串投資方名單,這哥們沒放心上嗎?
而會場裡所有西歐的來賓都也一臉古怪的看著《明日報》的記者,卡弗集團這是飄了嗎?
平時搞一些身居高位的政要的醜聞大家也就當個樂子看,可現在這種情況不合適吧,這不僅是不給新世介面子,而且還是不給那些投資方面子啊。
其實《明日報》的記者這時也意識到了不對,大家看他的眼神有點怪怪的,但到底是哪裡不對他也沒思考出個所以然出來,想不通就不想了,接著便直勾勾的盯著華天,等待著他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