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經過簡單研究發現,當處於特定的溫度下,使用特定頻率的鐳射照射黑鑽與黃金反應之後可形成黃鑽,反應比例為1克黑鑽可將1噸黃金轉化為黃鑽。
陳意只是看到這便開始在心裡算了筆賬算賬,先不談別的只計算發電。
華國2020年發電量為7.42萬億度電,靠黑鑽發電的話需要消耗97.8公斤。
再看撒哈拉**基地裡埋得240噸黃金,利用240g黑鑽可轉化為240噸黃鑽,同等質量的黃鑽儲存的能量只有黑鑽的650分之1,換算下來就相當於369.23千克黑鑽的能量。
再去掉損耗,這240噸黃鑽發電量大概相當陳意前世華國20年發電總量的3.5倍。
內地當年分贓得到了165.63kg的魔石,全部製成黑鑽損耗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陳意這兩年坑蒙拐騙弄來的黑鑽存貨也有個二十公斤左右。
算到這之後陳意頓時就驚了。
臥曹!
那就是說只要把那240噸黃金弄回來,接下來的時間內馬甲公司和新世界集團就算只用黃鑽發電,就算再過幾十年都沒問題,這還是計算了科技發展速度讓耗電呈指數上漲的情況,要是一直都是去年的用電水平的話撐個五百年都行。
畢竟相對於華國整個國家的發電量,他的兩個公司所佔的比例只能算是毛毛雨,堪堪只達到五百分之一左右,這還是星環科技和馬甲公司晶片製造、冶金、鋼鐵、機械製造這些業務都是耗電大戶的原因。
這還只是用來發電的這種最基礎的收益,但黃鑽暫時只能算不可再生資源,它的科研價值也無可估量。
陳意便接著繼續閱讀文件,然後他也炸了。
這段時間內,專案組保密等級直線提升,要人給人要錢給錢,在接下來的實驗中發現,儀器中的稀土元素在反應過程中充當了催化劑的功能。
譬如說包裹著黑鑽的那一層耐高溫耐腐蝕外殼是鈧鈦合金為材料製作而成的,實驗前外殼還好好的,但實驗之後外殼中的鈧這種稀土元素以單質的形式被單獨析出。
其實其他稀土元素中的鑭系元素也發生了類似的情況,鑭系元素化學性質極不穩定,自然界多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
專案組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電子元器件中的鑭系氧化物,先是與黑鑽還有黃金髮生了未知的化學反應析出單質,但之後馬上接觸到了空氣被氧化又變回了氧化物。
實驗到這裡之後華科院的大牛們就覺得這麼多年來對黑鑽的科研投資已經值回票價了,光是這一系列資料,對稀土元素的研究就有不可估量的價值,相對應的應用首先大家想到的就是就有稀土元素的分離提取技術。
不過接下來的東西讓他們馬上就把前者給丟到一邊去了,更詳細的實驗分析報告一出所有內地的高層都轟動了。
黑鑽與魔石那神秘的面紗終於被他們給揭開了一角!
魔石,出自陳意前世《我是誰》,就是一顆隕石,但其內部蘊含的能量卻是巨大的,對於這種神奇的物質到底是什麼所有科研人員都很好奇,大家都推測魔石是在超新星或中子星爆炸這種極端過程之中才有可能生產的產物。
經過機緣巧合安全降落到地球上,甚至陳意都覺得魔石沒有在隕石撞擊藍星所產生的震盪中完全激發,都算是走大運了,這機率至少是十的負二十次方數量級以下。
而藍星也沒還原整個生產過程的條件,大家就只能乾瞪眼瞎猜。
直到現在,大家終於可以初步確定了,魔石是由一些稀土元素與金的某種同位素所組成的化合物。
自此之後,黃金這種物質對於華國來說又有了新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