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以東,通往揚州的官道之上,孫靜、朱治護送著家眷以及願意跟隨孫堅離去的百姓向東而行。
早些時日,孫策那邊傳來訊息,已然佔領柴桑,而這本就是提前雙方約定好的,得到柴桑後孫堅那邊立刻全軍東移,鞏固地盤,並死守長江一線,莫要讓劉表、劉備等人有可乘之機。
而孫堅離去時也已囑咐二人,一旦孫策那邊傳來訊息後不用管他,直接出發便可!
“君理,還有多遠才能抵達柴桑郡?”孫靜看向一旁的朱治,開口詢問,不知為何,孫靜心中總有種不安之感。
“應該快了,現在已能聽到江水聲,過去便是柴桑地界!”
“不知大哥那邊情況如何,我總覺得堵截弘農王一事頗為冒險,成了還好說,一旦失敗不但大哥處境危險,更是將與弘農王關係交惡甚至是不死不休,這樣一來我們將會相當被動!”
“幼臺現在說這些又有何用?哎,總之盡人事聽天命吧…”
朱治也不同意孫堅此舉,只是相處多年,朱治對於孫堅的性格很瞭解,一旦決定的事,誰也改變不了!
正說話間,忽然前方一陣騷亂,兩人對視一眼,紛紛露出警惕之色!
“幼臺、君理,你們來的好快、伯父呢?他怎麼沒跟來?”
很快,幾騎飛奔而來,為首一人雖未到,但話語已然傳來。
聽到這個年輕的聲音,二人神情一震。
很快,二人便看清來人,孫靜面露喜色,開口詢問:“果然是公瑾!你們這邊如何?”
來人正是周瑜周公瑾!
“一切都很順利,取得柴桑後伯符休息一晚便起程,程普將軍與劉繇大軍隔江對峙,吸引了建業主力部隊,而伯符趁機從南側包抄突襲,定可一舉拿下建業!”
“好!幹得漂亮!有公瑾一人,可抵百萬雄兵!”孫靜忍不住上前一步狠狠拍了兩下週瑜肩膀。
“幼臺謬讚了,對了,怎的不見伯父?”周瑜再次問道。
朱治、孫靜二人對視一眼。
“我來說吧…”朱治開口說道:“日前曹操派心腹董昭前來傳訊,說弘農王已然暗中抵達荊州,準備與劉表會盟!所以…”
“什麼?!未等朱治說完,周瑜便臉色大變,趕忙追問道:“你們…不會是說伯父中了曹操的借刀殺人之計,去劫殺弘農王了吧!”
“公瑾說對了一半,大哥的確是聽了曹操的建議,不過卻沒有擊殺弘農王的意思,而是去想辦法擒住對方…”
“哎!糊塗啊!!劉表在荊州經營數十年,弘農王就算來荊州,暗中也不知道多少人護送,更何況還有嚴顏、張任十萬大軍虎視眈眈,伯父就這麼貿貿然的前去豈不是與送死無異?”周瑜氣的直跺腳,但很快便冷靜下來,繼續開口:“幼臺、君理,你們速速將整件事的經過說與我聽!記住,務必不要落下任何細節!”
幾人邊走邊說,很快便來到江邊,周瑜一邊命令人將家眷、百姓分批次送過河一邊聽二人講述,一炷香後,二人終於講完,周瑜則在原地望著江面沉默不語,過了許久後,才長嘆一聲!
看到周瑜的反應,二人紛紛心中一沉。
“哎…原本瑜打算…哎,算了,現在多說無益,總之伯父此舉完全打亂了瑜原本的計劃,而且…不是我說喪氣話,在瑜看來,伯父活捉弘農王的機率根本不存在!”
聞言二人皆是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