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追究對錯已無意義,文將軍、蔡將軍,大敵當前,我們還需同心協力,共渡難關!”
襄陽監察院議事廳內,何思安看向下方跪著的二人開口說道。
“多謝殿下,文聘、蔡瑁定當將功補過,以報殿下不殺之恩!”
“現在說說,城內還有多少人馬?”
“我們這邊回來的,再加上守城士兵,應該能湊齊五萬!”文聘開口答道。
“嗯...”何思安略微沉吟片刻,又看向廳內的高沛、臧霸二人問道:“高將軍、臧將軍,我益州軍還有多少人馬?”
“稟主公,經過連場大戰,只餘下兩萬有餘...”高沛說道。
“文將軍,平日裡襄陽防備工作皆是由你負責,對這裡情況最為了解。能否說一說襄陽城的具體情況?”
文聘思索片刻,開口說道:“襄陽城牆總長為7322米,城牆均高8.5米,寬5至15米,城垣上垛堞4000多個!由於城北便是漢江,可謂是一面靠山,三面環水,佔據易守難攻的絕對優勢,成為襄陽的護城河。護城河最寬處250米。
此外我襄陽共有五座城門,分別命名為東門陽春、南門文昌、西門西成、小北門臨漢以及大北門拱宸。其中北牆為主門,比其餘幾個方向的都高出許多!”
聽完文聘的講解,何思安皺眉思索,隨即看向一旁的蔡瑁開口詢問:“若守北門,給你多少兵可以守住?”
“...五千即可!”蔡瑁毫不猶豫地說道。這點他還是頗有信心,畢竟在襄陽這麼多年,對於腳下這座城池也是心知肚明,以南牆的高度以及城門的厚度,即便面對數倍敵軍,相信也很難攻破!
“好!蔡瑁聽令,我命你領一萬人,鎮守南門!”
“殿下,用不了這麼多人,五千即可!”
“不,你不但需要一萬人,而且你們還需隱藏好,給劉備軍正門無人防守的假象!”
蔡瑁也是聰明人,很快便理解何思安的意圖,點頭應諾!
“張允聽令,你率領兩萬人,鎮守西門!文聘聽令,你率領兩萬人,鎮守南門!”
“得令!”兩人異口同聲答道。
“高沛、臧霸,你二人攜本部人馬與孤一同鎮守東門,孤對於這位皇叔,神交已久...”
“不可!”聽到何思安的話語,在場眾人皆脫口而出。
“皇侄,你乃千金之軀,怎可親身涉險?你若有個好歹,益州怎麼辦?荊州怎麼辦?這天下又怎麼辦?”劉表也開口勸道。
何思安則搖搖頭,苦笑說道:“皇叔,諸位,你們想太多了,孤知曉,現如今很多人將孤比作先祖光武帝,孤只想說,當年先祖若一味躲於後方,怎可能成事?孤這一路走來,也算頗為坎坷,年歲雖輕,卻也算得上歷經坎坷,孤不願親自領兵出征,實則是知曉弊大於利,這樣做只會拖累主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