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晚,董白回來後何思安才得知原來蔡文姬已然懷有身孕,眾人不由得在酒桌上又是對呂布一番打趣!
何思安又在慈幼院逗留兩日,期間更是探望老人,為那些孤兒們上課,以及與眾多教習攀談教學經驗,而令何思安感到意外之喜的便是這位名叫姜冏的教習,可以說是文武全才,雖不及張遼那般出色,但絕對與田豫不相上下!
再兼有呂布、華雄、蔡邕等人,何思安對這批孩子的未來充滿期待!
兩日後,何思安一行人準備起程,士燮不出意外的暫時留在隴西陪伴自己偶像。
臨別時,慈幼院一眾人免不得又是一番灑淚相送。
眾人下一站便是武都!而何思安這才有空與這位傳說中號稱‘得一人可安天下’的鳳雛正式交談。
龐統,字士元,荊州襄陽人。如同傳說般長得的確有些寒酸,身材瘦弱且沉默寡言,然而能力卻著實令人歎服,可以說北方四郡能有今日之局面,眼前的龐統有大半功勞!
“士元,你覺得孤下一步應如何發展?”路上,何思安主動請教。
“統來到益州後,才深知主公之能,然益州之舉措,目前卻無法應用到中原之地,其中緣由,相信主公也清楚!
依統看來,主公年少,只需以不變應萬變,按照自己的想法發展益州,三五十年內,這天下,不攻自破!然…”
說到此處,龐統瞟了眼身旁的何思安。內心長嘆,思緒不由得回到當日!
原本龐統便是這般想的,也是這般做的,但那日接受傳承之後,瞭解到了這個世界的隱秘,令龐統頗為迷惘,好在能被天道選中成為御龍四子,心性自然不差,龐統猛然想到當日諸葛亮臨行前的對話以及諸葛亮最後若有深意的話語,不由倒吸冷氣!
龐統:“時局動盪、亂象叢生,孔明為何選擇此刻遠遊?”
諸葛亮:“世道艱難,人心不古,亮需多走多看,方能虧得人間之道!”
龐統:“那孔明覺得,當世誰值得輔佐?”
諸葛亮:“若求安穩,劉表、劉繇;若無變化,曹操、袁紹;若有變…那就辯。”
龐統皺眉不解:“孔明覺得弘農王如何?”
諸葛亮:“不可說,不可說!天選之人,自有人助,有人為擋災也未可知,順其自然即可,時機成熟時自然可得到印證!”
說到這裡,諸葛亮拿起筆在紙上點了四下,最後一下則著重點了點下側,隨後大笑離去。
當時龐統並不理解諸葛亮言行,只當是自己這位好友故弄玄虛,但此刻卻忽然明白了!諸葛亮知曉自己記憶力驚人,尤其是這種模稜兩可的話,自己過多少年都不會忘記,於是才會說出這番話當作提示!
在紙上點四下,尤其著重點了點下邊,指的便是自己是四子中主朱雀位!
‘不可說’對應的是自己的傳承。
‘天選之人’也並非指的弘農王,而是自己!
‘自有人助’當時賈詡如同諸葛亮一般無二,說要遠遊,臨行前並將這些年對局勢的分析落在紙上,傾囊相贈,應指的便是賈詡或諸葛亮,也許二人兼而有之。
‘有人為擋災也未可知’這句話則頗為令人費解,難道是自己有難,有人替自己擋住了?
’順其自然即可‘指的應是讓自己繼續在弘農王手下,不要考慮其他。
至於那句‘時機成熟時自然可得到印證’便很好理解了。
於是,龐統便如耐著性子,一切照舊,直到前些時日賈詡遭遇刺客的訊息傳遍天下時,龐統終於將整件事情的脈絡縷清,也終於知道賈詡與自己那位好友忽然離去的原因!
賈詡遇刺,結合自己所得到的傳承,以及前幾年三大勢力的首席謀士相繼出事,龐統很快便推測出其中原委。
有人暗中想害御龍四子,卻沒有具體目標,而郭嘉、田豐很可能便是其他四子之一,因為某種原因暴露了才會被害。
賈詡、諸葛亮應是提前知曉一些事情,又怕提前告訴自己影響傳承,所以才會拐這麼大個彎通知自己,為此賈詡甚至親身涉險演一出被刺戲碼,目的便是告訴自己不要暴露,他已然為自己吸引了暗中之人的視線!
由此推斷,御龍四子很可能是一方勢力只能出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