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曠觀伊古來,善惡常相傾。”
“妾身本名虞晚,從前住在顧家對門,與顧家兩位公子稱得上青梅竹馬……”
十五年前。
鎮上唯一的夫子,虞先生家的千金方到入了學堂的年紀。
虞先生平生最愛論善惡,平生最大願望便是虞晚能當個好人。
“曠觀伊古來,善惡常相傾。”*
虞晚被念得耳朵起繭,偷翻了父親的詩集準備畫畫,打眼便看見這一句詩,讀得懵懵懂懂。
為何善惡常常爭鬥?是因為一個人的善惡難以抵消麼?
這番謬論若被父親聽見,恐怕又要被氣得吹鬍子瞪眼。
尚且還是垂髫稚子的虞晚合上書,將這詩拋之腦後,磕磕絆絆地爬上自家院子的梨樹,結果一摔便摔出了兩位和自己毫無血緣的哥哥。
撈下她的正是已身負修為的顧家大公子顧沉舟,在底下拿草葉準備逗人玩的那位則是顧承風。
眼見掉下來的是個小丫頭,比人家大不了多少的顧承風偷偷將草換成了花,送到虞晚手中:“等我成仙了,下回我哥不在,便是我來救你,你可得記著我!”
雖說仙家門派只看天賦,然而這些東西對普通人來說仍舊只是虛無縹緲的話本情節,虞晚便從未想過自己要做一名來無影去無蹤的修士。
是以顧沉舟這一救便稱得上是她此後許多年對仙人的全部印象了。
她時不時能聽到顧沉舟斬了哪方兇獸,救了幾城百姓,從一個活生生的人成了街頭巷尾傳唱的話本故事。
幾載春秋而過,虞晚再沒見過顧沉舟,倒是與顧承風走得越發近,順理成章地成了一家人。
虞晚可以沒有這成仙夢,但出了個天才的顧家可就指望著家裡的祖墳能多冒幾次青煙,能讓顧家鯉魚躍龍門了。
尤其是顧承風,費盡心思與各門派來潛山巡邏地弟子交好,錢財數不盡地往人家口袋裡送,只為去那靈氣環繞的深山裡尋找契機,可每每走到山腳下,便再踏入不了一分。
這千晝鎮所有人都說顧家人在得寸進尺,已經得了一個天才,怎麼還想要千千萬萬個?
年少血脈情誼早已在歲月沖刷中淡薄,每每喝醉,顧乘風總會咒罵自己哥哥命太好,風光無限什麼都讓他佔了,聽得虞晚一皺眉,想要勸他,卻見他頹喪得蜷成一團睡著了。
話也再說不出口。
顧家雖比從前興盛,也架不住小輩們如此揮霍,這重擔也就落在了當家主母虞晚身上,遠房子弟氣勢洶洶來要錢,卻被顧乘風打了出去。
“娘子,這些人的錢我來想辦法,你安心養胎便好。”
彼時剛剛查出身孕來的虞晚望進顧承風滿是心疼的眼眸中,心中原本盤桓的怨氣便這般散了。
人各有志,她理解不了顧承風對修道的執著,但她的相公愛她敬她,即便偏執,兩廂相抵也仍算良善,自己又何必苛求?
人心是偏著長的,盡管被顧沉舟所救,卻仍改變不了虞晚只見過顧沉舟一面的事實,除了能攔上一句,也不會再做更多。
生産那日,在嬰孩啼哭聲中,顧承風從門外沖進來,挽起袖子去擦虞晚額頭的汗,蓋不住臉上的喜色。
“娘子,我能成仙了,我要帶著你們一道飛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