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體一些,是在成功渡過天劫之後,沐浴在大道霞光之中,“視野”去到了真實界的極深處之後。
當孟周的思緒再次念及於此之時,心中很自然的就浮現出一隻乍看上去像是一團火焰,細看去卻像是由火焰形成的一隻奇異火鳥。
細究起來,那隻奇異的火鳥,反倒和“一種力量、一種現象”的離恨神像非常相似。
若將範圍放得更寬一些,那根繩形虛影,還有那柄劍形虛影,和“離恨神像”的表現也都有著頗多相似之處。
而對於那隻火鳥,還有繩索虛影,劍形虛影,孟周也早有猜測——
它們全都是某一種天地法則的具現。
那劍形虛影就不說了,就是劍道法則的力量投射。
那繩索虛影,還有那火鳥,則代表了另外兩種在那種時刻投射而來的法則力量。
它們和其他天地法則最顯著的區別,那些天地法則都源自於某種鮮明的、有著明確特性的天地現象。
而這幾種法則之力,卻不是某種天地現象的深化和顯化,反而更像是一件實物,乃至一個“生命體”。
孟周的念頭在那“火鳥”還有三首三面的離恨神像之間來回變動,越是思考,便越是發覺,這兩者之間存在更深層次的共性,對心中猜測也變得越來越篤定。
“所以,離恨神像,其實是一種天地法則?!!”
得出這個結論的孟周自己都覺得有些難以置信。
可當孟周將這個結論植入自己構建的那套“大道模型”之時,卻發現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離恨教那些成文的教義,不成文的種種習慣習俗中,說是為了給離恨神像提供更多的“恨意信仰”固然也說得通。
可若說這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創造出更多的“天地印記”,繼而以此為“柴薪”,最終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天地法則”,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創造法則?!!
一步步推到此處的孟周,心中除了震驚非常,就只剩下非常震驚了。
他彷彿看到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充滿無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修行界。
一群群有著不同目標的修行者群體,或是以信仰教義的方式,或是以訓誡的方式,透過一代代的不懈努力,有意識的創造出最適合他們自己的“天地法則”。
想到此處的孟周,心緒激盪莫名。
原本,他以為無中生有,創造法則這種事,只有自己這樣一個“離經叛道”者在做。
可真實的情景卻是,做著同樣“離經叛道”之事的修士,很多很多。
而與他相距最近的“同路人”,就是那些廣泛分散在外域八荒各個修行界中的離恨教修士!
“我和這群吃人的混蛋成了一路人?!!”
想到這裡的孟周自己都覺得有些啼笑皆非,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哪一步搞錯了。
這一刻的孟周,既有解開一團迷霧的輕鬆暢快,又有一種吞了一隻蒼蠅一般的噁心難受。
孟周趕緊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很快便又想到了此前在外域八荒掃除離恨教的行動中,在每處荒域的離恨教最核心的總部,在離恨神像之外,還會額外發現一些有別於離恨神像的其他“神像”。
單從感受來說,那些“神像”有根植於“殺意”的,也有根植於“憤怒”亦或者其他情緒的。
把這些結合在一起,可以很輕易的就發現,這些“神像”歸在一個更加宏大,也更加完整的體系之下。
而現在,孟周的認識又在此基礎上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