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清的理由也很充分。
以這個岐黃門的風格,這個“孟莊”出現在青林坊,必然是為了公事。
絕不可能是沒有目的的,也絕不可能是為了他個人的修行。
就如“周藥師”出現在暖雲谷、出現在青林坊都有著明確目的一樣。
他出現在青林坊,一定有他必須來青林坊的原因。
仔細覆盤“孟莊”在青林坊的活動軌跡,他看似做了不少事情,可絕大多數都和個人修行有關。
如“周藥師”促成職業者協會的誕生,干預其發展這種“公事”,並不是那麼明顯。
可也並不是真的沒有痕跡可查。
在玄清的分析下,玄燏等人不得不承認,“孟莊”來青林坊“收垃圾”,有很大可能就是其來青林坊的公事。
那些在他們看來已經沒用的廢丹廢器材料,很可能就是“岐黃門”完善新體系必不可少的研究材料。
那個時間段,確切地說,在孟莊來青林坊之時,青玄宗還沒有展開針對翠玉湖的行動。
修行界條條框框的限制還是非常多的,除了青玄宗,“岐黃門”還真的很難在別處獲得如此之多的二階垃圾。
“這還真是……”玄直張大了嘴,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不過,他很快就說服了自己。
“這麼看來,這岐黃門搞的這個職業新體系,倒是和丹器宗搞本命法寶,咱們搞五系五行差不多。”
“都想搞點自己的新花樣。”
玄栩忽然道:
“這豈不是說,這個岐黃門,不僅在傳承上可與咱們五宗比肩。
其他方面,基本和咱們持平,至少,也不會差咱們太多?!”
其他人都是面面相覷。
至於玄栩能夠得出這個結論,倒也並不複雜。
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雖然修行者的追求和凡人不同,但核心卻是一致的。
只有將最基本的、最迫切的需求解決了以後,一個勢力才有動力去做這般浩繁而艱苦的探索。
就如青玄宗、丹器宗以及另外三宗,都不約而同的“搞新花樣”一樣,不是他們吃飽了撐的,也不是虛榮心作祟,互相攀比,而是他們藉助三階靈地的滋養,自然而然的成長到了這個階段。
就像一株植物在經歷了快速成長之後,必然就會開花結果一樣。
現在,他們卻發現,這個以前聲名不顯的“岐黃門”,居然,好像,也達到了這種“吃飽了撐著”的階段。
許久之後,玄旻才搖頭道:“無論如何,這個‘岐黃門’不可能有咱們五宗這樣的規模。”
五域之中,僅有的五處三階靈脈就在五宗屁股下坐著。
其他三階靈地則零星散碎的分散在各處三階煞脈之中。
只這一點,就決定了這個“岐黃門”的上限。
對此,大家也都是同意的。
“不過,小而精卻是可以的。”玄清補充道。
其他人同樣不否認。
五個老祖養不起,一兩個呢?
三五十個結丹撐不起,三五個呢?
許久之後,玄旻丟擲個問題:“那‘岐黃子’,是老祖他們那一級別的嗎?”
包括青玄宗在內的五宗,都很默契的將各家老祖與其他結丹後期大修士給分開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