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相信這是運氣,孟周卻反而更傾向於另一種可能。
“或許,這種資源收集祭壇,並不只存在於天祁山中……甚至,不侷限於青玄域內三座三階煞脈之中。”
孟周想到這些新資訊對五域的全覆蓋影響,他很自然的想到了另一種可能。
“這種資源收集祭壇,很可能廣泛存在於五域之內。”
由此,孟周心中生出了第三個疑惑。
他自信,若論對離恨教的瞭解,五域之內,罕有比他更牛的。
不謙虛的說,百多年以來,即便將包括青玄宗在內的五宗全部綁到一塊,都沒有他一個人對離恨教造成的傷害大。
利用修煉到圓滿層次的牽絲抽魂術,他翻閱了青玄域內許多修為達到結丹層次的離恨教修士的記憶。
其他有關離恨教的傳承、筆記、秘聞更是不知道塞了多少在心中。
他甚至從那些結丹修士的記憶中看見過真正離恨神像的模樣。
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卻沒有發現與今日這祭壇相關的任何資訊。
若非丫丫的特色感應,他至今都被矇在鼓裡。
孟周因此生出第三個疑惑:
“那些離恨教的修士,包括那些結丹修士,甚至那些潛伏在五宗之內的高層,他們知不知道呢?”
雖然沒有明確證據,但孟周卻覺得,他們大機率是不知道的。
那麼,這座祭壇是誰佈置的?
那些石室中明顯有修士活動過的痕跡,那些人又是誰?
“兩套班子?兩個體系?”
“行事已經非常隱蔽的、遍佈五域的離恨教眾,實際上依然只是打掩護的幌子?”
若說這些疑惑好歹都還有“離恨神像”這個關鍵,那孟周心中最後一個疑惑,卻與離恨神像關係不大,但卻讓他極為在意。
這疑惑誕生的源頭,卻在一個細節之上。
每一次,離恨神像虛影將香爐中的“寶石”打撈起來之後,都會第一時間將一些“寶石”吸食,讓自身獲得立竿見影的提升。
而其中有一大半寶石它卻沒有吸食,被它揣入了懷中。
是消化能力有限,已經吃夠了,剩下的留到以後慢慢吃?
還是消化不了?
透過連續七次的觀察對比,孟周認為是第二個原因。
“只要是能夠吸收消化,對它有好處的,它都會第一時間吸食。
那些留下來的,全都是它消化不了的。”
那麼,那些對它無益,它無法消化的“寶石”的本質是什麼?
是不是某種類似於“恨意結晶”的東西?
已經有了以“恨意結晶”為食的離恨神像,也有類似於“恨意結晶”的“寶石”——
那麼,有沒有以之為食的存在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