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白芷剛成結丹,她可以透過“畫形”之能直接從孟周這裡直接獲得一些新能力的時候,孟周就詢問過她的意見。
按照孟周的設想,本來是希望她藉此獲得“永珍法”這項能力,以此一步到位,讓她直接獲得覆蓋諸系的強大法術能力。
但面對這樣的建議,白芷卻幾乎是想也沒想就搖頭拒絕了。
反而表示她更想獲得孟周在製茶釀酒方面的技能。
考慮了一番,孟周覺得這個方向也不錯。
不過,當時的他在這一領域也正處在一個非常關鍵的參悟關口,便想著等參悟完畢,將製茶釀酒完全整合進一個新的職業體系框架之後,再讓白芷“畫形”。
給她賦能。
後來,孟周在製茶釀酒的基礎上整合出了“調靈師”這樣一個全新的職業。
在梳理完畢之後,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要給白芷“賦能”。
白芷剛開始也很興奮,不過很快,她就察覺到了其中困難。
這就不得不說孟周新參悟出來的這個“調靈師”相較於其他成熟職業體系最大的一個區別。
以白芷築基階段“畫形”獲得的靈植師職業為例。
她是透過對一個個具體的靈植師技能的畫形獲得,從而以畫形能力成為一名合格的靈植師。
在這過程中,每一個靈植師技能都如同一個個階梯。
她透過這一階階的攀登,最終登上了“靈植師”這個平臺。
也可以將“靈植師”看做是一塊巨石,而構成這塊“巨石”的一個個具體的靈植師技能,就相當於一塊塊散碎的石塊。
大量散碎的石塊組合在一起,最終拼湊成了“巨石”的面貌。
而且,當拼湊的石塊越多,每一塊散碎石塊越大,便代表著巨石越大,代表著其人當下的職業水平的進步提升。
雖然職業種類不同,但幾乎所有傳承下來、且還傳承得不錯的職業,基本都遵循著這樣一套規律。
因為傳承嘛,必然就有一個從不懂到懂,從簡單到難,由淺到深的過程。
就像爬山,初學者,甚至還未入門者,必然都是要先從山腳下開始,其次才是山腰,最後才是山顛。
若是沒有這樣一條從山腳鋪到山巔的路,就是一座光禿禿的、突兀而起的山峰,還在山腳下的人除了傻傻的抬頭仰望,什麼都做不了。
說得更簡單一點,“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白芷的“畫形”能力,相比於正常的能力,或許已經非常的“作弊”。
但依舊還是遵循了一些基本的、相通的規則,那就是“飯一口口吃,路一步步走”。
細嚼慢嚥。
而孟周新悟出來的“調靈師”這項職業,雖然藉助了靈酒師、靈膳師的精髓,但孟周本身掌握的這兩種職業的相關技能就非常之少。
他只不過是利用自己開掛的能力,直接將一兩種技能修煉到圓滿,然後直接達到一種“觸類旁通”的效果。
而在他悟出“調靈師”之後,就連這少之又少的靈酒師、靈膳師技能也已混融消失、融入到了“調靈師”這個職業體系的核心之中。
更何況,單就“調靈師”而言,他就是最初的那位“悟道者”,開山之祖。
對於這一職業能力的運用,他完全是隨心所欲、順手自如的,根本不需要用一個個條條框框——技能,去標註限定。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能夠利用調靈師這項職業做到什麼,又做不到什麼,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這個職業的邊界在哪裡。
——凡是他無法透過調靈師做到的,基本就是其邊界。
相反,若是他可以透過調靈師做成的,基本就在邊界之內。
至於如何做到,作為開山之祖,當然是“能做到,就可以做到”。
作為開山之祖,就是這麼任性。
可對其他人來說,這個“調靈師”就非常不友好了。
它本來就是一個糅合了靈酒師、靈膳師,卻又遠超出這兩者之上的複合型職業,複雜程度本來就在如靈植師這種單一型、具體型職業之上。
更加寬泛,更加抽象。
現在倒好,連個從山腳到山頂的路徑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