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主您稍坐,我需要準備一下。”
“去吧。”
孟周揮手讓他離去。
除非如他這種變態,誰能將海量繁雜資訊全部記在腦子裡,以“演繹世界”的形式儲存起來?
好在,作為吃資訊情報這碗飯的明心閣,有著非常專業的資訊收集、儲存和管理的一整套方法。
明心閣中,更不會有人自作聰明到從自己的視角去判斷某些資訊是否存在價值。
無數的實際案例已經說明,有很多資訊,在其他人眼中如同垃圾,可在某個人手中,卻是萬金難換,萬金難買。
所以,只要是能夠收集到的資訊,明心閣都會分門別類的予以收集和儲存。
因為孟周的行動,相當於對馭靈域明心閣做了個精妙到入微級的大腦更替置換術。
將原來那複雜錯亂的“大腦”置換成了孫用賢這一波人,但明心閣的整體框架卻幾乎是被完好無損的接收了過來。
這些資訊自然也不例外。
“孟周”在孫用賢的洞府中靜靜的等待了兩天。
兩天之後,孫用賢匆匆返回,顯出法力透支,非常疲憊的模樣。
快步來到“孟周”面前,將一捧玉簡遞到孟周面前。
是的,一捧。
“孟周”仔細看了看,資訊玉簡的數量,足足有二十枚之多。
“孟周”將靈性力量探入一枚玉簡,便覺洶湧而龐雜的資訊流如同洪水決堤一般向他衝擊而來。
他趕緊斷開,起身道:“我需要一間靜室。”
孫用賢趕緊將他引入一間靜室之中。
靜室石門關閉,孟周盤膝坐在石榻之上。
做好準備之後,他開始將源源不斷的資訊流匯入主體自我的“演繹世界”之中。
隨著海量資訊流的注入,“演繹世界”中,馭靈域變得越來越清晰。
廣度,深度還有精細度,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將足足二十枚玉簡中的海量資訊全部讀取、匯入完畢之後,孟周暫時斷開了與這具地靈金蓮分身的聯接,將意識全部集中回主體自我之中。
在主體自我的“演繹世界”之中。
丫丫已經化作了一根長繩,以最契合的姿態躺在他的雙手十指之間。
盤她。
孟周利益才剛入門的“天象演繹”,對馭靈域的未來趨勢,進行“結繩占卜”。
“天象演繹”立足於“演繹世界”,它無法演繹出未來必然會出現的某某事件,而只是某種大機率會發展出來的趨勢。
這就像是站在某個河段上,只要看清了這段河道的寬度、河水的深度和流速、流向的方向、潛流暗湧的複雜程度等等,基本就可以知道河水在流出這段區域後大概會是什麼模樣。
距離越近,就越清晰;
距離越遠,就越模糊。
因為孟周的主觀傾向,“天象演繹”預測出來的趨勢變化,在他完成“繩卜”之後,就以可直觀“看”到的圖景變化和可主觀“體驗”到的感受映入他心中。
以資訊構成的“演繹世界”宏觀上越龐大,細節上越精細入微,時間軸上越有深度,“繩卜”出來的結果便越精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