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度相較於此前,已經下降了很多。
在孟周原本的計劃中,現在就已經可以開始這方面的摸索。
但現在,孟周卻又有了新的想法。
“現在就著手這方面的探索,雖然已經具備了實操的可行性,但難度卻是可想而知的。
哪怕有通明道心指引,耗費的時間也絕對在參悟光陰流水劍之上。”
“我完全可以將繩結師的造詣更進一步,達到三階上品之後再來入手。
彼時,難度相較於現在會再次下降。
最終耗費的時間,也會少很多。”
……
至於孟周心中誕生這些想法的“源頭”,卻是因為這次返回三川塬之後,短時間內接連發生的一些事情,讓他心中有所觸動。
新晉結丹顧瑞明邀請自己擔任藥師分會的會長;
藉助地靈金蓮分身窺見的、甚至主動推動的馭靈域的局勢變化;
向丹器域、合歡域、金鼎域等三域明心閣發“釣魚”任務;
姚古等人反饋過來的,青玄域妖獸異動越來越明顯的徵兆……
某一刻,孟周心中忽然生出一個想法,“現在這種資訊處理的方法,還是太被動了。”
誠然,藉助另外四具靈蓮分身的幫助,他逐漸點開、點亮了一個橫跨五域,範圍覆蓋數十萬裡的宏大視野。
可以預想得到,隨著時間持續,他那覆蓋五域的視野還會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全面。
可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將來自己接收到的五域資訊會越來越龐雜。
而他的時間和心力是有限的,更不可能將大量時間和心力耗費在研究這些資訊上。
所以,便是擁有了這樣的資訊主動權,他也只能在茫茫多的資訊中“疲於奔命”。
即便真的有什麼重大事件發生,即便在發生之前已經顯露出了一些的端倪,因為他接收到的資訊實在過於龐雜,他也根本無法準確的捕捉到。
不是有這麼一個說法麼,沒有資訊和同時收穫到海量資訊,效果幾乎是一樣的。
只有在事件真正發生之後,如其他人一樣,“後知後覺”。
在發現到這一點之後,孟周卻敏銳的意識到,自己應該能夠做的更好!
而後,隨著他的思緒集中在這一領域,再加上“通明道心”的助力,孟周赫然發現,某種意義上來說,自己其實已經具備了預見未來的能力!
只不過,這和傳說中那種藉助各種手法或者秘術、亦或者直接憑藉一雙眼睛看到未來不同。
其是基於通明道體、通明道心加上最關鍵的、繩結師對繁雜資訊化繁為簡併精妙處理的能力。
其核心本質類似於“天氣預報”,是對越來越龐大繁雜的“演繹世界”中的海量資訊進行“大資料分析”。
其實,早在很早以前,孟周就曾使用過這樣的思路。
包括利用大量已知資訊,推演出離恨教在青玄域的據點;
以及利用更多已知資訊,推演出離恨教在青玄域內藏得非常隱蔽的一個個“地鼠洞”;
都使用了這樣的思路。
只不過,孟周現在有了更高的期望,單是依靠通明道體的能力已經有些力有未逮,且隨著將來“演繹世界”越來越龐大繁雜,這難度還會持續加大。